人性的本质(9 / 18)
后来,老师们开始自学考试和参加函授学习。说实在的,我当时认为自学考试可以学到些知识,但感觉对自己用处不大,而对于函授学习,我是瞧不起的,我认为那不过是拿钱买一纸文凭。我对文凭不看重,但却一直想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一直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当很多小学老师通过函授拿到大专文凭的时候,我的论文开始在县里频频获奖,与此同时,我业余时间写的文章也开始在地方报纸上开始发表,我想通过能力改变自己的环境。
1997年,我写作方面在本地已经有了一点小名气,当时,县里很多好单位都想要我,比如法院、检察院都有这个意向,但知道我只有中专文凭时,他们说只能借调。我这个人讲面子,如果借调一段时间又把我退回到原单位,我怎么做人?所以,我以工作不适合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也就在这年,我们县教育局公开在教师中选拔两名教师进局办公室,我报名参加了考试,记得参考人员是178人,大多是本科文凭,中专文凭只我一人!结果,我这个只有中专文凭的人文化考试却得了第一名!当时,我高兴了好一阵子,认为学真本事,注重提高自己能力的路子走对了。谁知道,在县委常委会讨论的时候,我被否定了,理由是:一个中师生怎么能进局机关?难道我们县就没有人才了?
也许是上面领导为了安慰我,通过这次考试,我被提拔成了完小教导主任。当教导主任后,很多老师都劝我通过函授花几千元弄一个大专文凭,但我却一根筋,说那样没有意义的事我坚决不干。就这样,我还是没有去拿文凭,但却更加刻苦学习了,我不相信,我没有文凭就不能成功。
到了2001年,我们学校已经有很多教师通过函授拿了本科文凭,而我还是一纸中专文凭。我并没有感到难过,因为我这个中专生领导他们搞教学搞教研教改他们还是很服从我领导的。事实上,我的能力的确比他们强,他们中大多的毕业论文都出自我的手。此时,我的论文也已经开始在我们教育界最具权威的报刊上开始发表了。
2005年,我被提拔为完小副校长。此间,我一边教学,一边学习,并且勤于笔耕,发表文学作品已经达百多万字。县文化局局长找到我看了我的作品,认为文化局需要我这样一个人去搞创作,但当他知道我只有中专文凭后,他面露难色说:“现在公务员是每进必考,这样吧,我找上面说说,让今年的公务员招考条件变通一下,我们文化局招考的放宽到中专文凭,附加条件是中专文凭的必须发表文字十万以上。”我知道局长的好心,但我想起参加上次教育局招人的事,自己曾经发誓不再参加类似的考试时,我说:“感谢局长了,我看还是别折腾了,我当老师也同样可以搞创作,是不?”局长苦笑了一下说:“我们局里没有直接调入的权利,我想你如果到局里专职创作可能更有利于你发展。”
这年的公务员考试,文化局对招聘人员条件果然降低到了中专文凭,但我还是没有去报考。后来,局长很不高兴地对我说:“你不想进我们文化局?是不是因为转过去工资要降低二百元的原因?你怎么不从长远考虑呢?就是从近处想,人家进城好难的,你知道吗?”面对局长的关心,我只有再次苦笑。我想,此时的我可能由原来的看不起文凭转到了为自己只有中专文凭而没有自信了吧!
2006年,我们县各学校行政人员开始竞聘上岗。暑假,全县各学校行政人员集中在县里学习了相关文件,竞聘学校行政人员的原行政人员和新报名的教师都要通过资格审查,其中一条是参加小学行政人员竞聘的必须具备大专文凭。我听到这里,借口离开了会场。
老师们都为我因为没有一纸文凭而不够竞聘资格而感到惋惜,说谁不知道我们教师现在的文凭只是一张纸,并不能代表能力。还有的老师让我去找领导,说特殊情况说不定可以特别对待,我笑着说,上面的红头文章都那样规定了,自己何必去找没趣,再说,我也没那当小官的官瘾。
今年,我们县开始在全县选拔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带头人,小学老师报名的条件是必须是大专文凭和中级职称同时具备!我再次因为没有大专文凭而不能参加学科带头人的竞争权力。
此时,我回头看看我走过的路,可以说是一路坎坷却在原地踏步。再看看跟我一起师范毕业的同学,他们因为一出来参加自学和函授考试都具备了本科文凭,在官场上混的,有的已经混到了正处级的官位,一般的也都有了一顶股长的乌纱帽。跟我一样扎根在教师岗位上的都在县重点中学成了骨干教师,这次学科带头人是人人有份。
现在冷静想想,所有这些,我认为都是我自找的。我原来总认为文凭不过一张纸,对我来说,文凭大不了是一件华丽的外衣。然而,我却忘记了,现实生活中,人是不能不穿衣服而出入公共场所的,每个人都会注重人家的衣着,就是我,不也同样要先看别人的衣着吗?
信任是无价之宝
同辈人中,我很佩服表哥。表哥只读过高中,现在却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公司虽然不大,只有百万资产,但都是他白手起家,自己努力奋斗的成果。我问起表哥的创业,他淡淡地说:“信任是无价之宝。即使是问题里,也应该以信任为重,这样,才能在问题里寻找到商机。”接着,表哥给我说了两件问题里寻找商机的小事。
表哥高中毕业外出打工一年,挣下本钱,回到小镇创业。表哥经过考察,发现镇里虽然有三家五金店,但他认为再开一个五金店还是能挣钱的。表哥的五金店开业后,生意一般,利润不是很高。表哥发现其它五金店因为熟人多生意要比他的店子好,再看其它店子介绍新产品时尽管都是介绍优点,但熟人去购买时还是不放心地问了又问。表哥想,熟人都这样,难怪自己刚开店生意不好了。表哥想到了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问题。这个问题让表哥寻找到了新的商机。他在店子门前的黑板上介绍各产品的特点时,不仅写优点,也写缺点,让人一目了然。如:喷雾器长式杆筒:射程远,利防毒,但运转欠灵活。“喷雾器长式杆筒运转欠灵活”是顾客在他这里买了回去用后给他提出的问题,但他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把这个“问题”暴光在产品介绍上。就因为他这样坦诚面对问题,他的店子信誉大增,很快已经成了镇上的“大哥大”。
表哥在镇里开了两年五金店后到县城又开起了照相馆。一次,一个人来取“全家福”照片。取照片的人接过照片后,眉毛皱了一下,表哥发现了,忙热情地问:“您有什么不满意的吗?”来人笑着说:“没什么,我看见照片上我女儿的左眼比右眼显小,也许是光线问题,算了。”表哥拿过照片认真地看了看,忙把照片放进自己的箱子里说:“对不起,是有点影响美观。这样吧,你改天带你爱人和可爱的公主再来照一次。这是给你的车费和误工费。”表哥说着拿出张百元的钞票递给来人。来人说什么也不肯接。在表哥的一再坚持下,来人还是接受了接过了表哥的钱,并带家人来重新补照了一次。半年不到,表哥的家照相馆生意火红起来。
↑返回顶部↑
1997年,我写作方面在本地已经有了一点小名气,当时,县里很多好单位都想要我,比如法院、检察院都有这个意向,但知道我只有中专文凭时,他们说只能借调。我这个人讲面子,如果借调一段时间又把我退回到原单位,我怎么做人?所以,我以工作不适合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也就在这年,我们县教育局公开在教师中选拔两名教师进局办公室,我报名参加了考试,记得参考人员是178人,大多是本科文凭,中专文凭只我一人!结果,我这个只有中专文凭的人文化考试却得了第一名!当时,我高兴了好一阵子,认为学真本事,注重提高自己能力的路子走对了。谁知道,在县委常委会讨论的时候,我被否定了,理由是:一个中师生怎么能进局机关?难道我们县就没有人才了?
也许是上面领导为了安慰我,通过这次考试,我被提拔成了完小教导主任。当教导主任后,很多老师都劝我通过函授花几千元弄一个大专文凭,但我却一根筋,说那样没有意义的事我坚决不干。就这样,我还是没有去拿文凭,但却更加刻苦学习了,我不相信,我没有文凭就不能成功。
到了2001年,我们学校已经有很多教师通过函授拿了本科文凭,而我还是一纸中专文凭。我并没有感到难过,因为我这个中专生领导他们搞教学搞教研教改他们还是很服从我领导的。事实上,我的能力的确比他们强,他们中大多的毕业论文都出自我的手。此时,我的论文也已经开始在我们教育界最具权威的报刊上开始发表了。
2005年,我被提拔为完小副校长。此间,我一边教学,一边学习,并且勤于笔耕,发表文学作品已经达百多万字。县文化局局长找到我看了我的作品,认为文化局需要我这样一个人去搞创作,但当他知道我只有中专文凭后,他面露难色说:“现在公务员是每进必考,这样吧,我找上面说说,让今年的公务员招考条件变通一下,我们文化局招考的放宽到中专文凭,附加条件是中专文凭的必须发表文字十万以上。”我知道局长的好心,但我想起参加上次教育局招人的事,自己曾经发誓不再参加类似的考试时,我说:“感谢局长了,我看还是别折腾了,我当老师也同样可以搞创作,是不?”局长苦笑了一下说:“我们局里没有直接调入的权利,我想你如果到局里专职创作可能更有利于你发展。”
这年的公务员考试,文化局对招聘人员条件果然降低到了中专文凭,但我还是没有去报考。后来,局长很不高兴地对我说:“你不想进我们文化局?是不是因为转过去工资要降低二百元的原因?你怎么不从长远考虑呢?就是从近处想,人家进城好难的,你知道吗?”面对局长的关心,我只有再次苦笑。我想,此时的我可能由原来的看不起文凭转到了为自己只有中专文凭而没有自信了吧!
2006年,我们县各学校行政人员开始竞聘上岗。暑假,全县各学校行政人员集中在县里学习了相关文件,竞聘学校行政人员的原行政人员和新报名的教师都要通过资格审查,其中一条是参加小学行政人员竞聘的必须具备大专文凭。我听到这里,借口离开了会场。
老师们都为我因为没有一纸文凭而不够竞聘资格而感到惋惜,说谁不知道我们教师现在的文凭只是一张纸,并不能代表能力。还有的老师让我去找领导,说特殊情况说不定可以特别对待,我笑着说,上面的红头文章都那样规定了,自己何必去找没趣,再说,我也没那当小官的官瘾。
今年,我们县开始在全县选拔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带头人,小学老师报名的条件是必须是大专文凭和中级职称同时具备!我再次因为没有大专文凭而不能参加学科带头人的竞争权力。
此时,我回头看看我走过的路,可以说是一路坎坷却在原地踏步。再看看跟我一起师范毕业的同学,他们因为一出来参加自学和函授考试都具备了本科文凭,在官场上混的,有的已经混到了正处级的官位,一般的也都有了一顶股长的乌纱帽。跟我一样扎根在教师岗位上的都在县重点中学成了骨干教师,这次学科带头人是人人有份。
现在冷静想想,所有这些,我认为都是我自找的。我原来总认为文凭不过一张纸,对我来说,文凭大不了是一件华丽的外衣。然而,我却忘记了,现实生活中,人是不能不穿衣服而出入公共场所的,每个人都会注重人家的衣着,就是我,不也同样要先看别人的衣着吗?
信任是无价之宝
同辈人中,我很佩服表哥。表哥只读过高中,现在却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公司虽然不大,只有百万资产,但都是他白手起家,自己努力奋斗的成果。我问起表哥的创业,他淡淡地说:“信任是无价之宝。即使是问题里,也应该以信任为重,这样,才能在问题里寻找到商机。”接着,表哥给我说了两件问题里寻找商机的小事。
表哥高中毕业外出打工一年,挣下本钱,回到小镇创业。表哥经过考察,发现镇里虽然有三家五金店,但他认为再开一个五金店还是能挣钱的。表哥的五金店开业后,生意一般,利润不是很高。表哥发现其它五金店因为熟人多生意要比他的店子好,再看其它店子介绍新产品时尽管都是介绍优点,但熟人去购买时还是不放心地问了又问。表哥想,熟人都这样,难怪自己刚开店生意不好了。表哥想到了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问题。这个问题让表哥寻找到了新的商机。他在店子门前的黑板上介绍各产品的特点时,不仅写优点,也写缺点,让人一目了然。如:喷雾器长式杆筒:射程远,利防毒,但运转欠灵活。“喷雾器长式杆筒运转欠灵活”是顾客在他这里买了回去用后给他提出的问题,但他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把这个“问题”暴光在产品介绍上。就因为他这样坦诚面对问题,他的店子信誉大增,很快已经成了镇上的“大哥大”。
表哥在镇里开了两年五金店后到县城又开起了照相馆。一次,一个人来取“全家福”照片。取照片的人接过照片后,眉毛皱了一下,表哥发现了,忙热情地问:“您有什么不满意的吗?”来人笑着说:“没什么,我看见照片上我女儿的左眼比右眼显小,也许是光线问题,算了。”表哥拿过照片认真地看了看,忙把照片放进自己的箱子里说:“对不起,是有点影响美观。这样吧,你改天带你爱人和可爱的公主再来照一次。这是给你的车费和误工费。”表哥说着拿出张百元的钞票递给来人。来人说什么也不肯接。在表哥的一再坚持下,来人还是接受了接过了表哥的钱,并带家人来重新补照了一次。半年不到,表哥的家照相馆生意火红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