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手可得(4 / 4)
见兰泽沉默许久,全常心生一计,打算卖甄修证一个人情,顺便讨好太后,试探圣意,便说道:“陛下若觉无聊,不如奴才去请甄大人入宫?”
“朕也不知他如今在忙些什么,按理说……”
按理来说,甄修证应该先来复命,可他至今未到,连只言片语都未曾留下。兰泽虽心中担忧,但平日里烦忧之事已然众多,甄修证之事只能暂且往后放。
“真是累得很。”兰泽轻叹一声,“那你去传他入宫吧,朕确实有事要问他。”
在兰泽看来,当初交给甄修证的这桩差事,原不算复杂。
甄修证本不必亲赴钦天监,那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真正要紧的,从不是星象所示吉凶,而是要借甄晓晴杖杀御史一事,在民间掀起更大的惶恐,助长舆论的波澜。
况且,借钦天监之口散布什么“太后乱政,致星象异动”“天降灾殃,皆因太后”之类的流言,终究是七分伤敌、叁分损己的险招,稍有不慎,便会酿成难以挽回的局面。
兰泽与太后之间,亦非你死我活的仇敌,反倒更像彼此借力的同盟。
包括那钦天监上下,估计无一人敢冒着杀身之祸,任听甄修证指使,公然传出这等大逆不道的流言。
因此,对甄修证而言,他无需踏足钦天监,亦不必费心收买其中官员。
只消凭他那手登峰造极的工笔书画,辅以几分不易察觉的手段——或仿笔迹、或炮制伪书,便足以将风声送入市井坊间。只待这流言愈传愈广,愈演愈烈,甄晓晴便不得不步步退让,逐渐放权。到那时,再将这些祸水引向姬绥,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兰泽思虑间,已与全常回到了邀月宫中。她斜倚在软榻上,连日来的心力交瘁,令她神思困倦,几欲入梦。
于她朦胧之际,忽闻殿外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渐次清晰。 ↑返回顶部↑
“朕也不知他如今在忙些什么,按理说……”
按理来说,甄修证应该先来复命,可他至今未到,连只言片语都未曾留下。兰泽虽心中担忧,但平日里烦忧之事已然众多,甄修证之事只能暂且往后放。
“真是累得很。”兰泽轻叹一声,“那你去传他入宫吧,朕确实有事要问他。”
在兰泽看来,当初交给甄修证的这桩差事,原不算复杂。
甄修证本不必亲赴钦天监,那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真正要紧的,从不是星象所示吉凶,而是要借甄晓晴杖杀御史一事,在民间掀起更大的惶恐,助长舆论的波澜。
况且,借钦天监之口散布什么“太后乱政,致星象异动”“天降灾殃,皆因太后”之类的流言,终究是七分伤敌、叁分损己的险招,稍有不慎,便会酿成难以挽回的局面。
兰泽与太后之间,亦非你死我活的仇敌,反倒更像彼此借力的同盟。
包括那钦天监上下,估计无一人敢冒着杀身之祸,任听甄修证指使,公然传出这等大逆不道的流言。
因此,对甄修证而言,他无需踏足钦天监,亦不必费心收买其中官员。
只消凭他那手登峰造极的工笔书画,辅以几分不易察觉的手段——或仿笔迹、或炮制伪书,便足以将风声送入市井坊间。只待这流言愈传愈广,愈演愈烈,甄晓晴便不得不步步退让,逐渐放权。到那时,再将这些祸水引向姬绥,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兰泽思虑间,已与全常回到了邀月宫中。她斜倚在软榻上,连日来的心力交瘁,令她神思困倦,几欲入梦。
于她朦胧之际,忽闻殿外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渐次清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