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1 / 1)
方子翼跟巴什盖维奇谈了几次,可这位“二战”期间的苏联空军英雄总是说:你们能飞是勉强能飞了,但还不知道能不能打。
方子翼怎么不明白自己的部队和美国空军的悬殊之差呢,两者交手,这事儿跟谁说谁心里边都要犯嘀咕,平心而论,人家好意的成分还是居多,怕中国同志吃亏,可老是这样下去总不是事儿。为了改变现状,方子翼盘算着脱离友军掩护,单独干一仗,可又担心无线电不畅,指挥失灵,导致空战失利。方子翼一时拿不定主意,乃决定把这情况向刘亚楼汇报。
前线指挥员急,刘亚楼也急。他接到方子翼的报告后,马上找到苏联远东空军司令克拉索夫斯基上将商谈。当初,斯大林的代表扎哈罗夫大将极力主张中国空军集中力量和美国空军硬碰硬,现在不知何故,军事总顾问克拉索夫斯基上将却坚决否决了中国空军想打仗的想法。他客客气气地说:刘将军,你们要与美军作战不是不可以,但那应该是许多年以后的事情,绝不应该是现在!你们与美军相比,实力太悬殊了!空战是一种抗争性和竞技性很强的角逐,而你们迄今为止尚未在空中打过一仗。这好比一个新兵与将军之间的较量,是不公平的、冒险的,你们中国不是有句话叫“以卵击石”嘛,蛮干是要吃亏的!
听俄语和说俄语都毫不费劲的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生刘亚楼完全听明白了,他争辩说:我们从打土豪分田地时起,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什么时候在公平的状况下跟人家打过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我们空军成长的唯一正确道路,这不是蛮干。
初次空战胜利
1951年1月2日,方子翼在安东前线接到刘亚楼的复电,要他再向巴什盖维奇师长谈一次,若还得不到解决,只有靠自力更生,单独作战,但一定要在敌少我多(即我4~8机对敌2~4机)的有利条件下进行,力争让每个飞行员空战锻炼2至3次。
空军最高首长如此果断定下单独干一仗的决心,给了方子翼莫大的鼓舞。当天,他就找巴什盖维奇谈了话,希望他起码让中国飞行员打上一仗。巴什盖维奇表示尽量满足方子翼的愿望,但又作了许多解释,说什么你们是“锻炼任务”,我们是“责任任务”,要战胜敌人,必须集中精力去作战,譬如哥哥牵着弟弟走路,中途遇到坏人袭击,与其用一只手牵着弟弟,一只手对付坏人,不如把弟弟放下,用两只手去反击敌人,这样不是更有力吗?很明显,在老大哥的眼里中国空军是个“负担”。
1月17日,刘亚楼命令空四师十团团部率二十九、三十大队进驻安东浪头基地,抓紧良机锻炼,同时批准方子翼有指挥8机出战的指挥权。1月21日这天,随着方子翼的一声令下,空战不再抽象,从课堂、训练场,第一次来到新中国年轻空军的眼前,共和国空军就在这种背景下,登上了世界空战的舞台。
由于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二十八大队自大队长李汉以下,一开始都显得有点手忙脚乱。李汉后来还“自亮家丑”说,那天空战前,自己正在厕所方便,一听到起飞的警报响,腰带没系就跳上了飞机,直到空战结束,下了飞机才系上腰带。方子翼的战斗命令既下,从空勤人员到地勤人员,全都兴奋得不行。谁知忙中出错,2号机开车时,因机械员一时紧张,过早地拔掉了启动车插头,导致飞机开车未成,4号机也因故未出。这下糟了,再开车起码得耽误七八分钟,而空战时间是以秒计的,胜负往往在分秒之差。时间就是战机,时间就是胜利,方子翼果断地改变战斗序列,以3号机顶替2号机位置,以5号机顶替4号机位置,以6架飞机编队升空出击。
李汉率编队接近安州时,发现敌机正以4机为单位在1000米高度上对着川江大桥轮番俯冲投弹扫射,并以双机、4机于后上方作层次配置进行掩护,顿时热血沸腾,为了先于友军接敌,根本顾不上察看敌机的数量和部署,也忘了自己的指挥责任,大吼一声“攻击”,便加大油门冲向敌机。结果可想而知,6机立时陷入了20架敌机的重围,双方纠缠在一起。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空战经验的中国空军飞行员临危不惧,以寡击众,那猛冲猛打的疯劲倒把训练有素的美军飞行员搞蒙了。经过一番苦斗猛打,李汉找个机会。转圈迂回到4架美机左后侧400米处,对准其带队长机狠狠地压下了发射按钮。随着这个痛快淋漓的长点射,敌长机拉出黑烟,斜着翅膀仓皇而遁,其他敌机见势不妙,转身就逃。后来,李汉的射击照相胶卷,经苏联友军判定为击伤F-84敌机1架。
二十八大队为新中国空军打出了“第一”。正准备随周恩来、聂荣臻赴沈阳参加志愿军第一届后勤工作会议的刘亚楼,立即发出贺电,指出这次空战,“证明年轻的中国人民空军是能够作战的,是有战斗力的。这是志愿军空军以后继续取得更大胜利的开端”。
真刀真枪
在初次空战胜利和空军首长高度评价的鼓舞下,二十八大队情绪高涨,都盼着再与美国佬打仗。两日后,即23日,美国远东空军大机群偷袭浪头机场。在方子翼的命令下,二十八大队冒着众多敌机的扫射,强行起飞,和苏联空军一起驱逐敌机。此战中,苏美双方都损失惨重。但二十八大队毫发无损,虽未获战果,却多了一次体验,更添了信心。 ↑返回顶部↑
方子翼怎么不明白自己的部队和美国空军的悬殊之差呢,两者交手,这事儿跟谁说谁心里边都要犯嘀咕,平心而论,人家好意的成分还是居多,怕中国同志吃亏,可老是这样下去总不是事儿。为了改变现状,方子翼盘算着脱离友军掩护,单独干一仗,可又担心无线电不畅,指挥失灵,导致空战失利。方子翼一时拿不定主意,乃决定把这情况向刘亚楼汇报。
前线指挥员急,刘亚楼也急。他接到方子翼的报告后,马上找到苏联远东空军司令克拉索夫斯基上将商谈。当初,斯大林的代表扎哈罗夫大将极力主张中国空军集中力量和美国空军硬碰硬,现在不知何故,军事总顾问克拉索夫斯基上将却坚决否决了中国空军想打仗的想法。他客客气气地说:刘将军,你们要与美军作战不是不可以,但那应该是许多年以后的事情,绝不应该是现在!你们与美军相比,实力太悬殊了!空战是一种抗争性和竞技性很强的角逐,而你们迄今为止尚未在空中打过一仗。这好比一个新兵与将军之间的较量,是不公平的、冒险的,你们中国不是有句话叫“以卵击石”嘛,蛮干是要吃亏的!
听俄语和说俄语都毫不费劲的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生刘亚楼完全听明白了,他争辩说:我们从打土豪分田地时起,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什么时候在公平的状况下跟人家打过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我们空军成长的唯一正确道路,这不是蛮干。
初次空战胜利
1951年1月2日,方子翼在安东前线接到刘亚楼的复电,要他再向巴什盖维奇师长谈一次,若还得不到解决,只有靠自力更生,单独作战,但一定要在敌少我多(即我4~8机对敌2~4机)的有利条件下进行,力争让每个飞行员空战锻炼2至3次。
空军最高首长如此果断定下单独干一仗的决心,给了方子翼莫大的鼓舞。当天,他就找巴什盖维奇谈了话,希望他起码让中国飞行员打上一仗。巴什盖维奇表示尽量满足方子翼的愿望,但又作了许多解释,说什么你们是“锻炼任务”,我们是“责任任务”,要战胜敌人,必须集中精力去作战,譬如哥哥牵着弟弟走路,中途遇到坏人袭击,与其用一只手牵着弟弟,一只手对付坏人,不如把弟弟放下,用两只手去反击敌人,这样不是更有力吗?很明显,在老大哥的眼里中国空军是个“负担”。
1月17日,刘亚楼命令空四师十团团部率二十九、三十大队进驻安东浪头基地,抓紧良机锻炼,同时批准方子翼有指挥8机出战的指挥权。1月21日这天,随着方子翼的一声令下,空战不再抽象,从课堂、训练场,第一次来到新中国年轻空军的眼前,共和国空军就在这种背景下,登上了世界空战的舞台。
由于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二十八大队自大队长李汉以下,一开始都显得有点手忙脚乱。李汉后来还“自亮家丑”说,那天空战前,自己正在厕所方便,一听到起飞的警报响,腰带没系就跳上了飞机,直到空战结束,下了飞机才系上腰带。方子翼的战斗命令既下,从空勤人员到地勤人员,全都兴奋得不行。谁知忙中出错,2号机开车时,因机械员一时紧张,过早地拔掉了启动车插头,导致飞机开车未成,4号机也因故未出。这下糟了,再开车起码得耽误七八分钟,而空战时间是以秒计的,胜负往往在分秒之差。时间就是战机,时间就是胜利,方子翼果断地改变战斗序列,以3号机顶替2号机位置,以5号机顶替4号机位置,以6架飞机编队升空出击。
李汉率编队接近安州时,发现敌机正以4机为单位在1000米高度上对着川江大桥轮番俯冲投弹扫射,并以双机、4机于后上方作层次配置进行掩护,顿时热血沸腾,为了先于友军接敌,根本顾不上察看敌机的数量和部署,也忘了自己的指挥责任,大吼一声“攻击”,便加大油门冲向敌机。结果可想而知,6机立时陷入了20架敌机的重围,双方纠缠在一起。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空战经验的中国空军飞行员临危不惧,以寡击众,那猛冲猛打的疯劲倒把训练有素的美军飞行员搞蒙了。经过一番苦斗猛打,李汉找个机会。转圈迂回到4架美机左后侧400米处,对准其带队长机狠狠地压下了发射按钮。随着这个痛快淋漓的长点射,敌长机拉出黑烟,斜着翅膀仓皇而遁,其他敌机见势不妙,转身就逃。后来,李汉的射击照相胶卷,经苏联友军判定为击伤F-84敌机1架。
二十八大队为新中国空军打出了“第一”。正准备随周恩来、聂荣臻赴沈阳参加志愿军第一届后勤工作会议的刘亚楼,立即发出贺电,指出这次空战,“证明年轻的中国人民空军是能够作战的,是有战斗力的。这是志愿军空军以后继续取得更大胜利的开端”。
真刀真枪
在初次空战胜利和空军首长高度评价的鼓舞下,二十八大队情绪高涨,都盼着再与美国佬打仗。两日后,即23日,美国远东空军大机群偷袭浪头机场。在方子翼的命令下,二十八大队冒着众多敌机的扫射,强行起飞,和苏联空军一起驱逐敌机。此战中,苏美双方都损失惨重。但二十八大队毫发无损,虽未获战果,却多了一次体验,更添了信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