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07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内心活动剧烈的表现。

  他的身后,二十多名研究人员各自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绷的期待。

  “常院士,所有系统已完成最终检查,随时可以开始测试。”

  刑牧春走到常浩南身边,递上一份电子报告。

  这位四十出头的火箭专家如今已经彻底完成了角色转型,成为高超音速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

  尽管眼角带着明显的黑眼圈,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常浩南接过报告,快速浏览了一遍:

  “燃料系统压力校准过了?”

  “三小时前重新校准过,误差在万分之三以内。”

  常浩南点点头,将报告放在一旁,接着转向主控台,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几下,调出了一台典型冲压发动机的三维模型,在屏幕上缓缓旋转。

  “凌霄-1”双模态冲压发动机。

  当然,还只是个早期概念而已。

  而马上将要进行测试的部分,也只是其中的多设计点燃烧室。

  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唯一能实现高效宽域运行的可行方案。

  当发动机以超燃模态工作时,燃烧室内部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500k甚至更高,没有任何航空结构材料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维持力学性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