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64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懂就问,四个发动机换成两个,会不会对可靠性产生一些影响?还有运8作为战术运输机,应该还有在野战机场起降的能力吧?】

  【也不能光看发动机的数量,毕竟无论是安12的底子还是涡桨6本身都太落后了,所以哪怕换成两个新型涡扇,可靠性反而也会有明显提升,至于野战机场起降就更不是问题了,连伊尔76和c17其实都能做到,关键反而是起落架设计而不是发动机……】

  【我看这个新的中型运输机应该是马上就要首飞了,参考美国c17是1991年首飞,1993年服役,那有可能像歼11改那样,第一批或者前两批先用ps90a,后续批次换装国产动力/握拳//握拳/】

  【按照一般经验确实,但我感觉近些年国产航发的研发进度相当快,所以也不好说,没准就能赶上第一批服役……】

  【你说到这个我突然想起来,航空报上面那篇报道的作者叫长功,会不会就是航空动力集团常院士自己的马甲?】

  【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也有点道理……】

  【……】

  类似这样的帖子,很快就出现在了几乎所有国内的军事和航空爱好者论坛里面。

  在这条时间线上,当华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的时候,涡喷14和涡扇10都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型号了。

  并且,华夏参与m88和sea650两种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也已经不算什么秘密。

  至于国产航发的“短板”,那更是上一代军迷们才有清晰记忆的事情了。

  所以大家对于那个新型发动机的进度普遍抱有相当乐观的估计。

  连带着还有不少人也把常浩南给吹了一通。

  不过,乐观归乐观。

  但大部分人却完全搞错了重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