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04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在如今的时间线上,它应该是没机会再进入量产了。

  只是可怜洪都集团,本来就只有k8和强5两个主打产品(初教6这功夫停产了,现实中2015年复产),现在又被时代的洪流无情淘汰了其中一个……

  话虽如此,这种在歼6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型号,基本属于特定时期面对特定情况的特定解法。

  在如今已经马上进入21世纪的大背景下,哪怕是常浩南,也不可能在这种老爷机上面玩出什么花样来……

  涪城的夕阳中,两台发动机一进一出,在相邻的运输轨道上交错而过。

  就如同华夏航空工业的两个时代。

  第513章 一架过于安静的直升机?

  就在常浩南这边紧锣密鼓地对涡扇9a进行技术测试的同时,航空工业系统内的其它单位自然也没有闲着。

  尤其是冰城飞机工业集团。

  由于直升机最核心的动力和传动机构在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改进,因此直9突击运输型的开发要比一开始的预期顺利很多。

  两地奔波亲自“督战”的刘洪波在一开始跟常浩南确定了流场-声场的噪声计算方式之后,整个人在这个方面似乎开了窍,很快开始独当一面。

  只用了三个月不到的功夫,之前那架完工了大概六成的半成品就被整修一新,成为了直9wy(武装-运输)的第一架原型机。

  唯一的问题,在于试飞。

  原本,华夏的直升机试飞流程是比较混乱的。

  由于固定翼和直升机在工程原理以及研发方式上的巨大不同,因此一般来说,试飞基地在直升机试飞过程中承担的任务比例相对较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