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97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实际上,他们现在互相之间对于对方研究内容的了解,并不比初次见面但专门看过资料的常浩南更多。

  于是,甚至还没等颜永年想好如何再次开口,就有另一个声音响起:

  “板框组合结构机架,我和我的导师前些年也系统性地研究过一段时间。”

  说话的是一位来自中南工业大学的年轻教授,韩会明。

  他的年纪只有30出头,当然不可能参与过十年前的项目研发。

  不过他的导师是当年负责机架力学总体设计的重要专家之一。

  老先生现在年纪太大,身体又不好,实在没办法从湘省舟车劳顿到京城开会,又不甘心作为一個局外人干看着华夏自己的重型模锻压机落地。

  于是乎干脆派了自己最得意的大弟子前来。

  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韩会明手里捧着一个装满茶水的罐头瓶子,等到众人的注意力集中过去之后又继续说道:

  “这方面研究最大的难度在于缺少切实可用的实验方式。”

  “板框组合结构面对的都是3万吨以上的巨型水压设备,由于放大效应的存在,我们根本不可能用缩比模型来判断实际设备的受力情况,但如果进行1:1的实际测试,又很难对大尺寸部件的局部应力进行测量。”

  趁着韩会明低头喝水的功夫,旁边一直安静听着的张永插了一句:

  “如果这样的话,那其它国家是怎么克服这个问题的?”

  他虽然早已经转了行政岗位,但过去也是机械设计科班出身,一些基本概念在脑子里还是有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