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78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张振华一开始还是有点疑惑的:

  “常总,咱们现在连大推力的第三代涡扇都已经在研发了,怎么还要去引进轻型涡轴,或者涡桨发动机的技术?”

  面对这种直球提问,常浩南只能把原因稍微“润色”一下:

  “张工啊,我嘛,毕竟也不是神仙,精力总归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型号所有项目都插上一脚。”

  一句话说完,张振华脸上已经露出了一脸难以言说的表情。

  那意思基本就是“您这还不算神仙?”

  不过常浩南倒是并未察觉,只是接着继续解释道:

  “再说,你也知道,我们一直以来研究的都是轴流发动机,而这些轻型的涡轴和涡桨则普遍采用轴流和离心串联的方式,跟咱们目前的主攻方向不符。”

  “如果能用相对有限的代价补全我国300kw级别的发动机型号序列,那对于我国的航空产业发展也是一大助力。”

  “但是常总,咱们眼下好像并没有一个型号需要这样一个级别的发动机啊?”

  张振华在430厂工作了将近二十年,尽管对于“型号牵引”的现状也有所不满,但是真到了分析具体问题的时候,还是免不了产生路径依赖——

  因此他下意识地认为,一款没有装机对象的发动机,是很难上马的。

  这个问题,让常浩南刚好有机会说出自己更进一步的想法:

  实际上,300kw级别的轻型涡桨,应该很快就会有装机对象。

  一个是进入新世后必定需要的新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虽然经典,但毕竟已经是近四十年前的型号,已经不太能满足新时期的飞行训练需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