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06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梁卓平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保温杯:

  “差不多吧,三方的条件基本上都已经确定,具体的技术引进形式跟十一号工程类似,刚开始用于地面测试和第一架原型机生产的4台发动机,从莫斯科和乌法的工厂进口整件进行组装,然后逐步过渡到由我们生产核心机以外的所有零部件,在按照这种方式完成300台发动机的订单之后,把全部相关生产任务转移过来,最终实现在两边并行生产俄版和华夏版两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的方案……”

  “同时,发动机设计方伊夫琴科公司也会跟我们的配套研究所对接,逐步转让全套设计方案,并且跟我们合作,继续改进这款发动机。”

  “这……确实已经对我们相当有利了。”

  常浩南在听到协议的具体细节之后甚至感到有些惊诧。

  这个条件哪怕是跟之前的十一号工程相比都丝毫不差。

  要知道这可是航空动力领域,华夏历来的短板,也是对外合作中议价权最低的部分。

  非要说的话,或许只能解释为二桃杀三士的策略发挥作用,以及去年被他搓出来的涡喷14确实给予了俄国人很大的震撼:

  “那么……我们这边是由哪一组厂所负责对接d436t1的研制和生产任务?”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趁着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的机会,给承接了这项大活的厂所专门去倾斜一些资源。

  “还没最终确定。”

  梁卓平说着又从包里掏出了一份资料交给常浩南:

  “上次我看你给丁主任的那份报告已经非常详细,所以咱们系统内各个航空动力相关厂所的情况和水平,我也就不多跟你废话了,总之除了606所和黎明厂之外,其它的几家眼下肯定是不具备单纯靠自己完成这种项目的能耐,但盛京那边要集中力量负责涡扇10的研发和涡喷14生产,短时间内恐怕又没办法腾出精力。”

  “所以,丁主任的意思是,在这件事情上,要配合浩南同志你在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上准备部署的工作,根据在涡扇10项目上,伱给各个厂所分配到的资源决定到底谁来负责d436t1的国产化。”

  后者接过资料,整个人差点没绷住直接笑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