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3 / 5)
第三只、第四只......
戚鄢认为自己是做一件有利于千秋万代的好事,倘若成功,他必将名垂青史,受亿万人景仰。他所利用的妖,也只是那些害过人的恶妖罢了。
于民,他尽心尽力,于妖,他惩治败类,他行得端做得正,无愧于心。
只是世间哪有这么多妖,害人的妖也仅占了其中少数。真正害过人的妖全死了,就只能抓那些老老实实修行的妖。
戚鄢名声在外,不少大妖都是他的朋友,一心向善的小妖自然不设防备,听说戚鄢邀请,便纷纷前往京城,哪知一去就没有归途。
余川的养父母是树精,也是被戚鄢剥皮抽筋,用血灌溉土地的小妖之一。
像话本子的故事一样,余川发现父母不见,只身前往京城寻找,发现背后的阴谋,勇闯皇宫替父母报仇,却被养在深宫的长公主捡到,把他视为朋友。
没话本子狗血的是,长公主和替父母报仇的余川并没有延伸出什么情愫,一直只是朋友。
而身为一国之君的戚鄢在得知真相后也重重地惩罚了那些欺上瞒下的官员,还给了余川一个公道。
戚长宁以为这件事就会这么算了。
没想到余川不这么觉得,他一心认为如果没有戚鄢这个君王的命令,这些惨剧根本就不会发生,所以戚鄢这个导致整个惨剧的幕后主使必须得死。
他刺杀戚鄢不成,反而自己死在保护戚鄢的侍卫剑下。等戚长宁赶到时,只剩余川浑身是血,冰凉异常的尸体。
那夜满天繁星都在闪烁,戚鄢晦暗莫名的脸隐在半明半暗的烛火下,君王的气势逼得满宫的人齐齐下跪。
戚长宁在那时想了很多,她不想让余川死,可她更不想让父皇死,倘若非要选,她宁愿所有的血债由她来了结,可偏偏就是余川死了,连给她一句道别的机会都没有。
最后戚鄢做出一个谁也没想到的举动,他将余川埋在了那块浸满上百只妖血的土地里,妖气滋养着余川的血肉,深藏在地底的手指终于动了动。
↑返回顶部↑
戚鄢认为自己是做一件有利于千秋万代的好事,倘若成功,他必将名垂青史,受亿万人景仰。他所利用的妖,也只是那些害过人的恶妖罢了。
于民,他尽心尽力,于妖,他惩治败类,他行得端做得正,无愧于心。
只是世间哪有这么多妖,害人的妖也仅占了其中少数。真正害过人的妖全死了,就只能抓那些老老实实修行的妖。
戚鄢名声在外,不少大妖都是他的朋友,一心向善的小妖自然不设防备,听说戚鄢邀请,便纷纷前往京城,哪知一去就没有归途。
余川的养父母是树精,也是被戚鄢剥皮抽筋,用血灌溉土地的小妖之一。
像话本子的故事一样,余川发现父母不见,只身前往京城寻找,发现背后的阴谋,勇闯皇宫替父母报仇,却被养在深宫的长公主捡到,把他视为朋友。
没话本子狗血的是,长公主和替父母报仇的余川并没有延伸出什么情愫,一直只是朋友。
而身为一国之君的戚鄢在得知真相后也重重地惩罚了那些欺上瞒下的官员,还给了余川一个公道。
戚长宁以为这件事就会这么算了。
没想到余川不这么觉得,他一心认为如果没有戚鄢这个君王的命令,这些惨剧根本就不会发生,所以戚鄢这个导致整个惨剧的幕后主使必须得死。
他刺杀戚鄢不成,反而自己死在保护戚鄢的侍卫剑下。等戚长宁赶到时,只剩余川浑身是血,冰凉异常的尸体。
那夜满天繁星都在闪烁,戚鄢晦暗莫名的脸隐在半明半暗的烛火下,君王的气势逼得满宫的人齐齐下跪。
戚长宁在那时想了很多,她不想让余川死,可她更不想让父皇死,倘若非要选,她宁愿所有的血债由她来了结,可偏偏就是余川死了,连给她一句道别的机会都没有。
最后戚鄢做出一个谁也没想到的举动,他将余川埋在了那块浸满上百只妖血的土地里,妖气滋养着余川的血肉,深藏在地底的手指终于动了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