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叫余川,是我幼时的玩伴。”

  戚长宁目露回忆,透过落地窗看向外面的车水马龙的街道。霓虹灯映照下,天幕上星光黯淡,与一千多年前,她漫步在朱墙碧瓦的皇宫时已经截然不同了。

  公元483年,戚长宁十二岁。

  她母亲早亡,父亲是家乡中有名的堪舆师,经天纬地,识人相面,从未出错。而她自出生起就明白一件事情,这个世界上不仅有人还有妖。人与妖泾渭分明,相互敌视。

  人怕妖杀了自己,妖憎人掠夺他们的资源,人妖注定不能共生。可她的父亲偏偏就是例外,与人与妖都能和谐共处,相谈甚欢。

  后来戚鄢推翻旧朝建立新朝,也从未在堪舆术上懈怠,他认为一个国家能长久存续下去的根本在这个国家的气。如果维持这股气长久不断,那么国家将永远不会衰败。

  之前的王朝到了末期,总会出现昏庸君王的最根本原因是在于皇陵的风水出了问题,导致一国之君一代不如一代,带领王朝走向终结。

  戚鄢想改变这种规律,想创建一个真正能够实现千秋万代的王朝。

  他看了很多名山大川,甚至召集天下的堪舆师共同为他选出世上最好的一块风水宝地,来修建墓陵。

  可寻龙点穴,最难找的就是这股气。戚鄢寻寻觅觅多年,从戚长宁刚出生,寻到她十二岁。

  有一堪舆师向戚鄢提议,如果从土地上找不到气,那就借助外力来建造这么个地方。而妖之所以为妖,是普通的动物吸收天地精华生气而成。倘若妖体内的气能够为人所用,那必将也能造福整个国家,延续国祚。

  戚鄢一开始并未采纳,可在这不久,大魏接连迎来地龙翻身、江南大旱,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对他来说,这仿佛就是一种征兆,提醒着他若还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建造皇陵,大魏很快就要和其他朝代一样迎来末日结局。

  第一只被抽出生气的妖是屠了一整个村庄的虎妖,他被捉拿后,由戚鄢亲自抽筋剥皮,用它的血,浇灌要建造皇陵的土地。

  第二只也是害过人的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