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2 / 7)
于书燕从俞氏房中出来,在外头便遇上了大嫂毛氏,毛氏朝她看了一眼,却并不说话。
于书燕也没有心思搭理她,便径直出了门。
毛氏进入屋内,俞氏便交代道:“家里人也该要回城里来了,昨个儿派人送了信,过了腊八他们便过来,老大媳妇从那盒子里拿上五两银子,多置办些吃食,以备不时之需。”
“诶。”
毛氏应下,便来到桌前打开盒子,就见里头还有数十两银子,也不知婆母手中的银子是怎么来的,想来多半是以前存着的,这一次带来了城里,平素他们向来节约,今年入秋又有了收成,卖了粮食,便能赚下不少银子了。
毛氏的手不知不觉摸到了那块大些的银子,但还是犹豫着将手缩回,拿了五两碎银子后将盒子盖上,接着收起银子,便出门置办东西去了。
第二日秦家人全部回了城里,村里的院子收拾好了,吕二丫又是个勤快的,倒是利索,留着那村里的三丫头帮忙照看一下,时不时的回院里去收拾一下,以后回村里也方便。
不过吕二丫这一次回城后,当她看到城里这两进的院子,以及这清幽的柳树街,她便动了心思,她也要像大嫂和三弟妹四弟妹一样留在城里生活,她才不回去喂牛喂马,还得砍柴做饭,留在城里多舒服啊。
为此吕二丫一回到城里的院里便抢着做事,先是将院里院外扫了一遍,又抢着做饭,毛氏正愁着做饭辛苦,这大冷天的,还得洗衣做饭,她的手都要受不住了,如今有个勤快的二弟妹过来,高兴坏了。
吕二丫只盼着自己在城里也是有用的,便因此而留下,相较于村里,城里的这点活计算什么。
俞氏将一家人召集在堂前,便说起了家里的情况,这一次生哥儿去了一趟永安寺后便活泼多了,也不会夜哭了,人都长得胖了些。
只是这一趟永安寺花费的银子,俞氏也一并说了,至于卖田地的事,她自是暂且没说,打算私下里与丈夫商量着去,待丈夫同意了再说,毕竟这些田地可是丈夫秦有富的根本,丈夫一向看重田地,也是泥腿子出身,对自家田地有一定的感情,想要这么卖了,怕是会难受。
一家人在一起倒是吃到了久违的二嫂炒的菜,味道果然好,同样的菜从吕二丫的手里出来,味道就是不一样。
便是俞氏也忍不住多吃了碗饭,于书燕也是吃饱了。
一家人吃过饭后便在院里转了转,瞧这城里两进院子就是与村里的不同,便是围墙也比村里头的高,跟他们家建的一样高,如此也免得与邻居之间产生隔阂。
↑返回顶部↑
于书燕也没有心思搭理她,便径直出了门。
毛氏进入屋内,俞氏便交代道:“家里人也该要回城里来了,昨个儿派人送了信,过了腊八他们便过来,老大媳妇从那盒子里拿上五两银子,多置办些吃食,以备不时之需。”
“诶。”
毛氏应下,便来到桌前打开盒子,就见里头还有数十两银子,也不知婆母手中的银子是怎么来的,想来多半是以前存着的,这一次带来了城里,平素他们向来节约,今年入秋又有了收成,卖了粮食,便能赚下不少银子了。
毛氏的手不知不觉摸到了那块大些的银子,但还是犹豫着将手缩回,拿了五两碎银子后将盒子盖上,接着收起银子,便出门置办东西去了。
第二日秦家人全部回了城里,村里的院子收拾好了,吕二丫又是个勤快的,倒是利索,留着那村里的三丫头帮忙照看一下,时不时的回院里去收拾一下,以后回村里也方便。
不过吕二丫这一次回城后,当她看到城里这两进的院子,以及这清幽的柳树街,她便动了心思,她也要像大嫂和三弟妹四弟妹一样留在城里生活,她才不回去喂牛喂马,还得砍柴做饭,留在城里多舒服啊。
为此吕二丫一回到城里的院里便抢着做事,先是将院里院外扫了一遍,又抢着做饭,毛氏正愁着做饭辛苦,这大冷天的,还得洗衣做饭,她的手都要受不住了,如今有个勤快的二弟妹过来,高兴坏了。
吕二丫只盼着自己在城里也是有用的,便因此而留下,相较于村里,城里的这点活计算什么。
俞氏将一家人召集在堂前,便说起了家里的情况,这一次生哥儿去了一趟永安寺后便活泼多了,也不会夜哭了,人都长得胖了些。
只是这一趟永安寺花费的银子,俞氏也一并说了,至于卖田地的事,她自是暂且没说,打算私下里与丈夫商量着去,待丈夫同意了再说,毕竟这些田地可是丈夫秦有富的根本,丈夫一向看重田地,也是泥腿子出身,对自家田地有一定的感情,想要这么卖了,怕是会难受。
一家人在一起倒是吃到了久违的二嫂炒的菜,味道果然好,同样的菜从吕二丫的手里出来,味道就是不一样。
便是俞氏也忍不住多吃了碗饭,于书燕也是吃饱了。
一家人吃过饭后便在院里转了转,瞧这城里两进院子就是与村里的不同,便是围墙也比村里头的高,跟他们家建的一样高,如此也免得与邻居之间产生隔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