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3 / 7)
瞧着城里的日子是不错的,秦有富倒也看得出来一家人都想住在城里,可是他们这么住在了城里,也不可能就这么坐吃山空,得想法子做些事情,于是秦有富便吩咐三个儿子明个儿便上街寻事儿做去,秦家有三不做,不做富户家的下人,不做生意,不做坏事,要寻来的事情也必定是光明正大的。
接连几日,秦家三兄弟在外头闲逛,寻了几日的事,最后只有秦乐寻到了一份差事,却是接了街头挂灯笼和贴对联的差事,那是官衙里的差事,却因衙里差兵太少,做不过来,年底了,庾县城里内外都是喜气洋洋,各街头牌坊都要挂上红灯笼,还有两边树木也要修整。
至于贴对联,那更是要会识字的来,秦乐识得一些字,他被选上了,他顺势还推荐了二哥帮着修整官道两边的树木,以及兄弟两人包下这些活计,年前做完,便能得到三十两银子。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是放在村里头,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秦家终于在城里有名气,这么好的差事可不是普通人能接得了手。
要是放在以前的秦乐,也自是不敢上前打探,可自从他在史家的铺里做过生意后,胆子练大了,口才也练好了,秦家人本来就聪明。
秦乐更是脑子灵活,他借着四弟的名头,便与差兵攀谈上了,原先说是做个帮手,没想人家将整个差事交给他,就两兄弟做事,时间的确紧迫了些,可是秦家兄弟向来勤快,做事也麻利,两兄弟要是做不完,便晚上也帮个手,左右在家里呆着也是闲着。
老二老三寻到了事做,老大却守在了家里,老大庄户出身,嘴巴子笨,不像秦乐那般敢出口相问,于是寻了几日都不曾寻到差事,便闲在家中,家里人虽没说什么,但秦安却觉得不好意思,自己身为大哥还不如两位弟弟,那怎么行。
第322章 贪了银子
于是秦安又上街头寻事做,正好那书铺里缺个人手,秦安也识得几个字,字不多,却也让书铺里东家欢喜,毕竟想要寻个识字的人着实太难了。
秦安帮人家卖笔墨,倒也是高雅之事,秦家两老的也没有反对,可是这工钱却是少,一天下来才二十文的工钱,做到年底都不到一两银子,哪及二房三房赚钱,毛氏知道后却是反对。
秦安颇有些不高兴,“在外头做苦力,也不过十文一天,我如今卖笔墨,还能在铺里看看书,如此轻松的活计,二十文一日的工钱已经是高的了。”
毛氏气得不说话了,瞧着丈夫是铁了心了,可惜赚那么一点儿银子,她原本想落下一点儿给娘家送去过年的也不成了。
秦安这人实在,又很是负责,他识得的那一点字也是四弟所教,家中的人必须学会一些常见字,一是怕别人讹骗,二是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然而便是这样的浅显在这书铺里也算是最会识字的伙计。
秦安发现在这城里,一但识字便能寻到事情做,比在村里呆着好赚的多,于是秦安便乘着这些日子做工也接着开始翻看这些书集,他不认得的字,便记在心里,回来问四弟,不识的字的,不明白的意思,他便闲着无事将全部记入脑中,回来后拿根树枝在地上写上一遍,再一一识全。
不知不觉,秦安反而喜欢上了这样的日子,不但能赚到轻松的工钱,还可以免费看不少的书。
↑返回顶部↑
接连几日,秦家三兄弟在外头闲逛,寻了几日的事,最后只有秦乐寻到了一份差事,却是接了街头挂灯笼和贴对联的差事,那是官衙里的差事,却因衙里差兵太少,做不过来,年底了,庾县城里内外都是喜气洋洋,各街头牌坊都要挂上红灯笼,还有两边树木也要修整。
至于贴对联,那更是要会识字的来,秦乐识得一些字,他被选上了,他顺势还推荐了二哥帮着修整官道两边的树木,以及兄弟两人包下这些活计,年前做完,便能得到三十两银子。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是放在村里头,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秦家终于在城里有名气,这么好的差事可不是普通人能接得了手。
要是放在以前的秦乐,也自是不敢上前打探,可自从他在史家的铺里做过生意后,胆子练大了,口才也练好了,秦家人本来就聪明。
秦乐更是脑子灵活,他借着四弟的名头,便与差兵攀谈上了,原先说是做个帮手,没想人家将整个差事交给他,就两兄弟做事,时间的确紧迫了些,可是秦家兄弟向来勤快,做事也麻利,两兄弟要是做不完,便晚上也帮个手,左右在家里呆着也是闲着。
老二老三寻到了事做,老大却守在了家里,老大庄户出身,嘴巴子笨,不像秦乐那般敢出口相问,于是寻了几日都不曾寻到差事,便闲在家中,家里人虽没说什么,但秦安却觉得不好意思,自己身为大哥还不如两位弟弟,那怎么行。
第322章 贪了银子
于是秦安又上街头寻事做,正好那书铺里缺个人手,秦安也识得几个字,字不多,却也让书铺里东家欢喜,毕竟想要寻个识字的人着实太难了。
秦安帮人家卖笔墨,倒也是高雅之事,秦家两老的也没有反对,可是这工钱却是少,一天下来才二十文的工钱,做到年底都不到一两银子,哪及二房三房赚钱,毛氏知道后却是反对。
秦安颇有些不高兴,“在外头做苦力,也不过十文一天,我如今卖笔墨,还能在铺里看看书,如此轻松的活计,二十文一日的工钱已经是高的了。”
毛氏气得不说话了,瞧着丈夫是铁了心了,可惜赚那么一点儿银子,她原本想落下一点儿给娘家送去过年的也不成了。
秦安这人实在,又很是负责,他识得的那一点字也是四弟所教,家中的人必须学会一些常见字,一是怕别人讹骗,二是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然而便是这样的浅显在这书铺里也算是最会识字的伙计。
秦安发现在这城里,一但识字便能寻到事情做,比在村里呆着好赚的多,于是秦安便乘着这些日子做工也接着开始翻看这些书集,他不认得的字,便记在心里,回来问四弟,不识的字的,不明白的意思,他便闲着无事将全部记入脑中,回来后拿根树枝在地上写上一遍,再一一识全。
不知不觉,秦安反而喜欢上了这样的日子,不但能赚到轻松的工钱,还可以免费看不少的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