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四章来淘金(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昌云道:“这个我不能肯定,还是按照我刚才说的那个方式来吧!我投入全部费用,杜邦公司出设备出人,我们共同分享研发成果,我占百分之七十,杜邦公司占百分之三十。”

  杜邦董事长道:“如果我们也投入一部分研究经费,是否可各占百分之五十呢?”

  谢昌云道:“你们不怕有风险了?”

  董事长道:“谢将军在美国的投资好像还没有失误过,如果谢将军一开始就说要投资,我们也不至于犹豫,就不会给谢将军留下百分之五十的这个机会了。”

  看来杜邦公司对谢昌云也做了细致的调查。

  谢昌云道:“那好,我投百分之七十,你们投百分之三十,各占成果的百分之五十怎么样?费用越少你们就越占便宜。”

  董事长道:“好的,我接受谢将军的分配办法。”

  谢昌云这才开心的笑道:“既然谈好了,那么我现在就提出第一批一万吨的订货数量,三个月之后再定不小于一万吨。”

  一听谢昌云拿出的第一单就是一万吨,接着也是一个一万吨,杜邦公司的人顿时傻了眼。一开始没有对谢昌云进行积极回应,这个亏可吃大了!

  谢昌云也不知道一万吨到底能不能尽快用出去,不过现在的石油价格也就一吨不到九美元,折合法币约四十元,所以薄膜的价格贵也贵不到哪去,了不得自己先期再贴进去一些。可是一旦农用薄膜推广开了,中国的农业一年因此而增收上亿美元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不过后来实际的情况表明,谢昌云对农用薄膜的用量还是远远的估计低了,三年之后,仅中国对农用薄膜的需求量就达到了每年二十多万吨,而且需求扩大的趋势强劲,让谢昌云不仅没有贴钱,反而通过对专利技术的拥有狠赚了一笔。

  而中国的农林业通过薄膜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价值更是无法计量,农业部做过一个统计,光是运用薄膜提前育棉苗而解决了小麦和棉花的套种这一项,就相当于为华中、华东和华北等地省出了耕地一亿一千多万亩。

  在与波音公司负责人的会谈中,谢昌云拒绝了波音公司推销的波音377双层客机,不过表示可考虑通过美国军方订购一批波音公司即将正式投产的kc-97空中加油机。

  谢昌云婉转的对波音公司的总裁表示,他看好波音公司的前景,但是并不看好377这个还在试验中的机型,认为波音公司应该把眼光在放远一些,重点发展中远程喷气式客机,如果波音公司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他会考虑与波音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波音公司的总裁问道:“谢将军能否明确一下将在哪个阶段、以何种方式与我们合作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