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四章来淘金(2 / 4)
确实,谢昌云所讲的这些概念又一次深深的震撼了美国人,他们心里都在不约而同的喊道:“上帝呀!天知道这个中国将军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些绝妙办法!”
作为回报,厄尔斯特等紧急商议过后,向谢昌云提供了八项可以与中国海军共享的研究成果,被谢昌云毫无愧色的全部笑纳。
实际上美国海军做出的这个决定,也是事先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授意。
随后,谢昌云又与艾森豪维尔讨论了中美两国陆军间的交流与合作,其中包括陈绪将于九月下旬赴美军的空降部队进行参观。
当天下午十四点,谢昌云一行离开了华盛顿开始了此次访美的第二阶段日程,在余下来的六天半时间里,谢昌云将赴纽约看望罗斯福夫人,在美国九个州参观美国的钢铁、化工、机械、汽车、造船、航空、农业、食品、建筑等多个行业,并观看美军的一次大型军事演习,出席两个城市的华人团体举办的欢迎会,期间还有一些小型活动,诸如会见他所控股或入股的一些公司的负责人、出席地方的欢迎会等,日程安排十分的紧张。
在这些议程中,谢昌云有些是要了解其发展现状,有些是礼节性的、有些则是要取得实际结果。
如对在参观杜邦公司的时候,谢昌云就与杜邦公司进行了一项商务谈判。
谢昌云实际上也是杜邦公司的一个大股东,拥有杜邦公司百分之八点三的股份,而且兴华公司还提供了杜邦公司百分之二十多的原油需用量,再加上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在力,所以杜邦公司以公司历史上最高的欢迎规格迎接了谢昌云,公司决策层全部都在谢昌云面前露了面。
谢昌云先是以股东的身份分析了化工行业的现状和前景,认为随着石油勘测储量和产量的不断提高,战后化工行业势必将由煤化工向石油化工转变、化工产品也将越来越多的被广泛运用,向杜邦公司提出了加大对新产品开发的力度和扩宽经营渠道的两项建议,并指出了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三大类产品的十多个具有巨大需求量的可研究项目。
其后,谢昌云就向杜邦公司提出了尽快研制一种聚氯乙烯覆盖薄膜的要求,并提出了廉价、透明、宽幅、不易脆化等性能和商业指标。
面对杜邦公司高层预料中的疑虑,谢昌云趁机道:“我可以全部承担研制费用,让杜邦公司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是没有风险。不过这样一来,这项研究成果的所有权就要大部分归我了。”
杜邦公司的董事长问道:“谢将军,你能够提供多少研究经费?”
谢昌云道:“没有上限,不过我会派人监督经费的使用。”
实际上谢昌云根据霍特提供的资料,请广东的专家研究过杜邦公司的能力,认为最多只需一百万美元就可完成农业薄膜的开发。如不是中国目前的化工生产能力还很低下,大型化工厂要三年左右才能够投产,农用薄膜应用每年至少会给中国农业带来数千万美元的增收,谢昌云还不愿意把这个好事落在杜邦公司头上呢!
“谢将军说的这个薄膜会有多大的市场需要量?”听到谢昌云敢投资,杜邦公司董事长好似有了兴趣。
↑返回顶部↑
作为回报,厄尔斯特等紧急商议过后,向谢昌云提供了八项可以与中国海军共享的研究成果,被谢昌云毫无愧色的全部笑纳。
实际上美国海军做出的这个决定,也是事先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授意。
随后,谢昌云又与艾森豪维尔讨论了中美两国陆军间的交流与合作,其中包括陈绪将于九月下旬赴美军的空降部队进行参观。
当天下午十四点,谢昌云一行离开了华盛顿开始了此次访美的第二阶段日程,在余下来的六天半时间里,谢昌云将赴纽约看望罗斯福夫人,在美国九个州参观美国的钢铁、化工、机械、汽车、造船、航空、农业、食品、建筑等多个行业,并观看美军的一次大型军事演习,出席两个城市的华人团体举办的欢迎会,期间还有一些小型活动,诸如会见他所控股或入股的一些公司的负责人、出席地方的欢迎会等,日程安排十分的紧张。
在这些议程中,谢昌云有些是要了解其发展现状,有些是礼节性的、有些则是要取得实际结果。
如对在参观杜邦公司的时候,谢昌云就与杜邦公司进行了一项商务谈判。
谢昌云实际上也是杜邦公司的一个大股东,拥有杜邦公司百分之八点三的股份,而且兴华公司还提供了杜邦公司百分之二十多的原油需用量,再加上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在力,所以杜邦公司以公司历史上最高的欢迎规格迎接了谢昌云,公司决策层全部都在谢昌云面前露了面。
谢昌云先是以股东的身份分析了化工行业的现状和前景,认为随着石油勘测储量和产量的不断提高,战后化工行业势必将由煤化工向石油化工转变、化工产品也将越来越多的被广泛运用,向杜邦公司提出了加大对新产品开发的力度和扩宽经营渠道的两项建议,并指出了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三大类产品的十多个具有巨大需求量的可研究项目。
其后,谢昌云就向杜邦公司提出了尽快研制一种聚氯乙烯覆盖薄膜的要求,并提出了廉价、透明、宽幅、不易脆化等性能和商业指标。
面对杜邦公司高层预料中的疑虑,谢昌云趁机道:“我可以全部承担研制费用,让杜邦公司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是没有风险。不过这样一来,这项研究成果的所有权就要大部分归我了。”
杜邦公司的董事长问道:“谢将军,你能够提供多少研究经费?”
谢昌云道:“没有上限,不过我会派人监督经费的使用。”
实际上谢昌云根据霍特提供的资料,请广东的专家研究过杜邦公司的能力,认为最多只需一百万美元就可完成农业薄膜的开发。如不是中国目前的化工生产能力还很低下,大型化工厂要三年左右才能够投产,农用薄膜应用每年至少会给中国农业带来数千万美元的增收,谢昌云还不愿意把这个好事落在杜邦公司头上呢!
“谢将军说的这个薄膜会有多大的市场需要量?”听到谢昌云敢投资,杜邦公司董事长好似有了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