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小中华(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宋在君士坦丁堡的举动,大约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首先,铲平地方贵族势力,推行在大宋行之多年的均田政策,构建起稳固的基本盘。

  其次,保护,整理,发扬东罗马的积淀,又组织科举,广揽贤才,施行文官治理地方。

  第三点,就是基于万民平等的主张,构建新的律法体系,革新制度。

  三项归结起来,就是全面落实大宋的治理方式。坦白讲这是个风险很大的事情,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任何政策,都需要有人执行。

  挺好的初衷,被歪嘴和尚念坏了,几乎是必然的,在大宋也半点不奇怪。

  到了拜占庭,几乎是肯定不会办好的。

  毕竟这些地方的势力没有必要完全服从大宋的安排,能做到阳奉阴违就很不错了,他们一定是要维护自己利益的。

  指着这么一群人,是安全不可能推行有效的改革。

  塞尔柱突厥,西辽,都是这个毛病。

  可偏偏妙就妙在那些鹰堡少年身上。

  他们就是各地的奴隶出身,接受山中老人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当做辅佐主人的左膀右臂来训练的。

  因此他们文武全才,都算是佼佼者。

  到了大宋之后,正是十几岁的年纪,三观形成的时候。

  赵桓给他们办科举,鼓励读书,放到地方历练,让他们积累经验,熟悉政务……这一番操作下来,着实花了好大的心思,也不是谁都理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