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三 城防体系(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新的一个月。下一章。就是新的一卷了。)

  随着连子宁的一道道命令发布下去。整个松花江将军辖地都运转起来。各级官吏配合武毅军新兵部的军官。开始加大征兵的力度。后勤部四处采购粮草武器弹药。无数的新兵。无数的后勤辎重都汇聚到了镇远府。

  七月初一。连子宁率领大军抵达了镇远府。

  经过这段时日农闲时候的修建。镇远府的工程已经基本完工。

  长度东西达到了四十里。南北宽度达到了二十里。整个城墙的长度总共达到了一百一十余里。其整体规模和占地面积。几乎堪比明朝第一大城南京外城。要知道。南京外城的周长也不过是一百二十里而已。

  城墙非常的高大厚重。高十丈。厚十丈。看上去像是一座连绵的山峦一般。地面深挖下去足有五尺深。然后在里面一层一层。铺满了厚重的细麻石。以此作为地基。在上面修建城墙。东北最不缺的就是石头。但是开采石头的话。对于人工要求实在是太高了。连子宁当初本来是想全部用大青石建城的。后来在听取了洪朝刈等具体督办人员的意见之后。便采取了折中的意见。

  城墙的主体是夯土构成的。土都蒸熟一边。其中混合了大量的小石子。还用糯米汁来增加粘连性。而在外围和内围。则分别是两层大石。每一层大石都是三尺厚。也就是说。城墙是类似于夹心饼干的样子。两面是各自厚两米的大青石。中间是夯土。

  夯土城墙。其实在坚固性上并不比纯石头的要差多少。当初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大夏皇帝赫连勃勃筑统万城。用的就是夯土混合了糯米汁。筑城的土都经过蒸熟。城池筑好之后。下令大力士用大铁椎砸击城墙。检验其硬度。凡刺进一寸。便杀筑者;凡刺不进去便杀大力士。

  城墙坚硬的可以磨刀斧。

  由此可见一斑。而镇远府的城墙。比之统万城也丝毫不差。

  说起来骇人。这等规模。甚至远远超过永乐年间兴建的北京城。北京城周围才不过是四十里而已。已经是役使一百余万民工修建了整整十五年。镇远府的规模远远要超过它。而且城墙更高。更厚。但是也仅仅是说起来而已。北京城除了外围的城墙之外。还有里面的街道。府邸。民居。以及那一座规模宏伟。壮丽无比的紫禁城。而镇远府的工程。其实就是一道城墙而已。

  修建一道城墙。把包括喜申卫城。军器局、矿监局以及矿山都包括进来。洪朝刈把所有的城墙地段均匀的分成了若干个地段。然后把那些农夫也以百人千人为单位分开。以军事化管理。奖罚分明。以此来提高效率。

  由于有了这些举措。再加上人数颇多。虽然整个工程规模非常的浩大。但是也是进展神速。

  现在城墙的主体已经修好。只剩下一些附属设施要修建。

  城墙上要修建城楼。要修建角楼。还要修建雉堞。女墙等等措施。出于安全的缘故考虑。镇远府只开了四座城门。攻城的时候。城门会成为敌人的主要突破点。所以开多了会导致防守方的兵力分散。顾头顾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城门又是一个诱饵。若是没有城门的话。防守方也拿不准敌人会从哪里进攻。这样反而不美。尤其是对连子宁这种习惯掌握全局的统帅来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