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三 城防体系(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若是开了城门。攻击方习惯性的便会攻打城门那一段城墙。因为城门的存在。会给他们一个心理暗示——这里是更容易打下来的!

  东西南北四道门。中规中矩。

  在城门的两侧。要修建突出于城墙的墩台。每座墩台。都是和城墙一样的高度。突出于城墙。宽五丈。长十丈。上面可以站数百名士卒。若是只有城门防守的话。只可以攻击正面的士卒。但是对于侧翼的就有些无能为力。而现在在城门两侧各自修建一个墩台。这样可以从三面对攻城之敌进行打击。

  这样一来。进攻方的压力就会倍增。

  而城门也要进行建设。在城门(书书屋最快更新)的外面。要修建一座瓮城。瓮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整个城墙防御体系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开在侧面。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镇远府的瓮城。类似于一个半圆。半径大约是三十丈左右。

  连子宁规划中的瓮城。是比着南京应天府的瓮城修建的——应天府聚宝门的瓮城号称天下第一。聚宝门原为南唐都城的南门。大明太祖时重建。东至通济门界。西至三山门界。长3178三千余米。有垛口一千二百多个。瓮城共有墙体四层。共有藏兵洞二十七个。其中最外层上建敌楼。城门左右各三个。二层楼基中设七个。最大的一个内部面积达三百一十平方米。这些藏兵洞平时用来储存军用物资。战时仅仅是一个聚宝门就可藏兵三千余人。

  瓮城的设置不仅增强了城门的防御力。还是设计建造者‘国有利器。不示于人‘的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而按照连子宁的计划。在瓮城之外。或者说是在整个城墙之外。还要修建一道城墙。就是羊马墙。不过这羊马墙攻城就要小很多了。三五米高。一两米厚就可以。虽然规模很不起眼儿。甚至可以说是寒酸。但是起到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拥有大量燧发枪这种远程射击武器的武毅军来说。就更是如此。

  而在羊马墙外面。紧贴着羊马墙的所在。就是护城河。

  羊马墙。和护城河。一定是要亲密无间才行。

  这样一来。整个城池。城墙。瓮城。羊马墙。护城河完美一体。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无数的劳工在官员们的指挥下。就像是辛勤的工蚁一样。在地面上忙忙碌碌着。

  本来镇远府里面空空荡荡的。大部分都是空地。但是现在一片人喊马嘶。已经是变成了一座彻头彻尾的兵城。

  预计征集的十五万新兵已经到了八万了。剩下的那七万还在陆陆续续的到来。所幸连子宁对于今日之局势早有预料。而且在他的心目中。镇远府本来就是一座军事要塞。军事基地。而不是有百姓居住的一般城池。所以在此之前。城内就兴建了大量的兵营。围绕着方圆二十里的大校场。以卫为单位。一排排的兵营像是棋盘一样分布着。反正城内有的是地方。除了几处要地之外就是平地。建设的军营足以容纳数十万大军驻扎生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