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重庆不是依恋地(4)(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关锦璘11人向江岸南边的餐馆走去,惨淡夕阳把最后一抹光辉洒在他们身上后;便就落寞地跌进窝里去了。

  雾气重重的江岸城市陷入昏暗之中,挑起在门檐口的旗幌在江风的袭刮中发出猎猎的、催人惊悸的声音。

  关锦璘噬魂落魄般向前行进着,脑子里还是在《大公报》接待厅听到的,看到的情景。

  女招待雨打芭蕉的面容——张季鸾先生的逝去——茫茫山城依旧在,人间再无张季鸾。

  关锦璘痛心疾首地念叨着——为什么好人多遭难!为什么铁骨之人早离世!这世道多么的不公平……关锦璘万箭穿心

  一边的刘鹗却侃侃而谈重庆人对美食的亲睐和挑剔——

  “重庆是吃货的世界!”刘鹗直言不讳道:“四川人是吃客!每天不吃白米饭腰杆子就疼,每吨白米饭不搞几个菜哪能咽进肚子!”

  关锦璘不吭声,他回味张季鸾这样的文人;回味着文人的骨气。

  王国伦接上刘鹗的话:“国伦是东北人,习惯于大骨头熬酸菜;也亲睐猪肉炖封条,可不知四川人的美食观念!”

  刘鹗呵呵笑道:“重庆本帮菜百菜百味,小吃众多;离不开市民的欣赏和厚爱,惟老食客却也不大好伺候!”

  “老食客?有点意思!”王国伦惊叹一声:“有啥子不好伺候嘛!”

  刘鹗嘿嘿笑道:“重庆老熟客个个精明,善于将有限的钞票投入到无限的美味中去;他们选择餐馆的方法犹如老中医瞧病——望、闻、问、切四种方法齐上!”

  关锦璘从沉思中回过头来看了刘鹗一眼,不屑一顾道:“吃饭像老中医瞧病,望、闻、问、切四种方法齐上?这也太饕餮了吧!”

  刘鹗笑声呵呵,道:“先说这望,老食客就餐决不会立即叫菜;先要仔细观察一番菜品——店家的鱼鳃是红是黑,猪头肉上的鬃毛打整得干不干净;冬瓜南瓜老不老,茄子豇豆长虫没有;然后瞟瞟店堂地上光洁与否,水渍渍的不便下脚;再瞥瞥洗碗槽,若是脏碗筷成堆;苍蝇蚊子萦绕,立马走人;若是干净的碗筷煮在大锅里,加分;驻足,一饱口福!”

  “这是很好生活习惯呀!”关锦璘有点兴奋地说:“重庆食客这种望的生活习惯应该在全国推广才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