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美国在线当时就是一家提供线上服务的公司,主要应用是导航网站、邮箱、即时消息服务等等类似于网易,算是互联网时代的先驱企业。

  而时代华纳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是谈起hbo和华纳兄弟大家可能都知道了,时代华纳是这两家的母公司,相当于当时有线服务和电影行业的大佬。

  两家合并之后成为了在线内容媒体行业的巨无霸,从内容生产、传播到消费全覆盖,看似是一个非常划算的买卖,但是一年之后大家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

  就这样带着新经济光环的互联网公司,不惜一切代价投入到争夺市场份额的战争中,以getbigfast为座右铭,铺开了自己的商业版图。

  大多数的公司并没有像当时的亚马孙、ebay或者谷歌一样,把金钱投入到技术和产品本身的建设,而仅仅停留在打广告拉新推广,这种烧钱的模式中,占领市场全靠昂贵的广告和并购。

  随着资金被迅速烧干,市场增长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互联网公司的扩张速度,也就是互联网公司增长特别快,但是上网的人并没有增加足够多,互联网用户数量,不够这些公司霍霍,故事讲不下去了,泡沫也到了破灭的边缘。

  正如巴菲特的那句话,当大潮退去,才知道是谁在裸泳,至暗时刻即将来临。

  还记得前面说过的互联网泡沫最大的功臣之一——美联储吗?

  二零零零年二月,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感觉到形势不对,觉得泡沫有点大,200的市盈率哪个国家的央行受得了啊,就开始着手打击一下投资积极性,宣布大幅度加息,加到一九九五年之前的水平,提高资金流动成本,促使人们投资的时候更加谨慎。

  这个消息一放出来,股市虽然有了一定的波动,但是还没有到崩溃的地步。

  其实有点像崩溃的前兆,投资者的信心被稍微打击了一下,就像马上要参加100米决赛了,原来一直耐心训练,你的教练突然告诉你,你输定了,情绪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但是没到放弃比赛的程度,自己还是在给自己打气,劝自己一定能赢。

  再说说这个格林斯潘,其实当时有很多人都在批评他,说他曾经的很多言论和政策,都助长了互联网公司估值的虚高,比如互联网泡沫之前的降息,就是他主导的,还有曾经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讲中,表示技术正在创造一个新的经济形式,旧的经济规则不再适用等等,他的所作所为似乎都在暗示,他是非常支持这些互联网公司。

  总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美联储的加息,让市场的不确定飙升,就等到爆发的那一刻。

  在宣布加息一个月之后,3月10号美股纳指到了最高点5048,3月13日日本经济再次进入衰退期的新闻,引起国际市场上针对科技股的抛售,投资者担忧的情绪开始升温。

  3月20日著名的金融杂志《巴伦周刊》(barron's)发布了一篇名叫《烧光》(burningup)的封面文章,揭示了目前这些互联网公司的糟糕现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