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即便有些公司只是在名称前面加个e-,或者后面加了一个.com,然后出了一份商业计划书,投资者就认为它是互联网公司,有投资价值而疯狂砸钱,随随便便一家新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就能融资好几千万美元,前面提到的做生鲜配送的webvan,上市融了三点七亿美元,专卖宠物用品的,融资了八千二百万美元,还有社交网络鼻祖,上市第一天股价暴涨九倍,融资二千八百万美元。

  那些为互联网公司提供服务的通信公司和网络公司,也同样备受投资者青睐,仅仅在一九九九年一年,高通就涨了二十六倍,同样还有另外十二支股票涨了超过十倍,网络服务公司akamai第一天股价就涨了四倍,总之就是老大们吃肉,后边的小弟们喝汤,大家一起发财。

  到了二零零零年,美股纳指指数公司的整体市盈率,已经到了200,比一九九一年日本房地产泡沫时候的日经225指数,公司整体市盈率的80高了两倍不止,貌似大家都已经忘记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惨象,或者选择性无视了,公司赚不赚钱不要紧,股价涨起来就行。

  上边是投资者的狂欢,下边是创业者的盛典,上游的钱像瀑布一样砸向这些公司。这些公司老板的脑袋也给砸晕了,开始忘记这些钱迟早要还给投资者的,开始毫无节制的放火烧钱。

  首先高科技行业人才,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虽然很多公司的老板都是写代码出身的,但是这种脑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程序员。

  那个时候互联网才发展了十年不到,市面上的程序员数量太少了,这些公司不得不奆薪招聘程序员,随随便便就开出8万美元、10万美元的年薪,用撒钱来形容毫不为过,要知道这可是新世纪前,二十年后美国湾区程序员的工资,起薪也就10万美元。

  除了突破天际的工资,还有各种各样的奢侈的party,钱不是问题,只要大家开心就好。

  公司成立开个party,公司改名字开个party,项目启动开个party,产品上线开个party,当时的硅谷每周都要开20多个party,酒水饮料随便畅饮,甚至请明星过来唱歌,就连跟这些公司毫无关系的路人,都可以过来凑凑热闹,一个party轻轻松松花掉十几万美金

  花钱无极限,员工工资和开party,其实都是花的小钱,搞过互联网的应该都知道,花钱的大头基本都在推广,想让别人用自己的产品,得先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产品,每天都要花费巨资去打广告。

  打广告的方式有很多,在当时无外乎电视广告、印刷广告(广告牌这种),或者体育赛事休息时间广告,这些都是当时比较主流的广告方式,可以想象当时在整个湾区,都是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的广告。

  当时最牛的莫过于,这家卖宠物物品的垂类电商公司,开业第一年打广告的费用,就几乎是公司营收的二十倍,放在现在大家可能觉得这家公司的老板可能已经疯掉了。

  同时在十几个城市开展广告营销,它的吉祥物——布袋木偶斑点狗——出现在各个电视节目还有杂志里面,还做了一个巨型吉祥物,参加纽约梅西百货感恩节游行,最牛逼的是他们还花了120万美元,买下了二零零零年美国超级碗广告。

  超级碗是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nfl)的年度冠军赛,它的电视广告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类似于这几年华国春晚的撒红包活动,在美国曝光量极高,覆盖人群极广,已经脱离了体育,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能在超级碗播放的广告,通常能够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的关注,推广效果显著。

  一九八四年水果的旷世之作macintosh电脑刚面世的时候,就在超级碗上面打了一分钟的广告,立刻爆红,并且受到广泛好评,成为了超级碗最好的广告之一,同时也奠定了macintosh在个人电脑市场的地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b站上看看,广告名叫《1984》,内容就不介绍了,有一说一这广告放到现在也还是挺震撼的,乔布斯亲自监制,真心佩服当时乔帮主的想象力。

  当时还有一个著名事件,一家名叫美国在线(americaonline)的公司,宣布和时代华纳(timeswarner)合并,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合并之后公司市值高达三千六百亿美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