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90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有其余科学产物,如潜水艇的发明人灵感来源于《海底二万里》。直升机的灵感来自《征服者罗比尔》,手机的灵感来自于《星际迷航》等等。

  因而想象力的开拓,远比闷头搞学术更重要。

  不得不说,赵骏的很多东西都给了赵祯启发,毕竟他的大多数见识都来源于笔记本。

  但笔记本承载的知识非常有限,因为没有网络,能从笔记本里得到的就只有电影当中那些一闪而过的镜头,而且连什么作用都不知道,很难给予提示。

  可赵骏却是知道它们的作用,也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这其实就是最好的结果,能够让大宋的科技发展最少走几十年的弯路。

  翌日,赵骏就开始不上班,与王守忠和曹修一起做了赵祯出行的计划表。包括随行卫队规模,人员安排和出行路线。

  接下来几天就是其余准备工作,从皇宫禁卫军中调集了一批精锐担任皇帝仪仗队,又从京营里调了三千人出来,担任随行卫队,开始收拾细软,准备出发。

  不过马上出发也不行,还得先造声势。

  于是没过多久,大宋天子陛下要巡视地方,深入民间基层,慰劳百姓的事情就传了出去。

  文官集团,乃至包拯、欧阳修等人都上书反对,以隋炀帝为反面教材,说皇帝出巡劳民伤财为理由,希望大宋皇帝陛下吸取隋朝教训。

  但政制院却把反对的声音压了下去,并且下达了官方政令,同时各地报纸也都在宣传这件事情,主要集中在赵祯勤政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观念上,解释为什么要出京巡视。

  至于劳民伤财的问题以前肯定是劳民伤财,可如今有了火车之后,通行速度提升了何止十倍,曾经从汴梁到成都至少得花两个月时间,现在最多就是两三天时间。

  坐火车先到长安,再从长安南下至成都,总里程不过一千多公里,如果是直达列车,甚至都不需要两三天,早上出发,第二天早上就到了,速度非常快。

  因此这个问题也遭遇到了政制院的驳斥,赵祯出行遇到官员们反对的事情自然也就顺利解决。

  很快到了二月初,庆历十四年的二月份是汴梁最繁忙的时候,冬季有时运河各段落下雪,遭遇冰雪封河是常有的事情,时常需要官府组织人手破冰,耽误行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