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 第616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诏一下,不少军士愿意举家跟随,甚至并州都督丁奉因追慕霍峻遗恩,也上表请辞官职。

  当丁奉请辞的表文送至朝廷,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讨论。毕竟丁奉作为高官,竟愿意追随霍氏至乐浪实属少见。

  夏五月,霍笃、步练师、霍弋举族迁至乐浪郡的朝鲜县(今平壤)。

  在霍氏迁封乐浪之后,诸葛亮在朝中独大,纵陆逊亦不能及。

  盖因受霍氏改封影响,诸葛亮思索如何让南汉避免政斗。毕竟南汉开国之特殊,与历代有所不同。历代开国王朝皆帝王平天下,而南汉却是由霍、葛等人平天下。

  霍、葛在世时期,南汉实际权利不在刘禅手上。彼时凭借霍、葛二人的威望,朝野政局不会出现动荡。一旦诸葛亮去世,后事处理不当,君臣恐会因权利而引起纠纷。

  深思许久,诸葛亮决定采用类似霍峻手段,为大汉挑选合适的主政大臣,并在恰当时期隐退,以避免朝野出现大乱。

  为了保持君臣互信,诸葛亮将此想法告诉刘禅。

  宫内,君臣隔案对坐,畅谈国中军政。

  听着诸葛亮有意归隐的话,刘禅神情隐有无奈,说道:“朕曾言:‘政由相父,祭由寡人’。天下虽说初安,但并未大兴,朕仍需相父辅佐。今仲父已不幸离朕远去,相父又怎能忍心弃朕而走。”

  诸葛亮迟疑少许,说道:“亮无意舍陛下,更无意不理国事。今此番言语,仅是出于为大汉安危而忧思。”

  “幸先帝信任,托付国事与武成王。而武成王与陛下信亮,托军国之事与亮。亮夙兴夜寐,未敢松懈。然君臣有序,臣岂能久掌大权?”

  “如亮不幸去世,大权交接有失,朝局恐将多生事端。今为天下苍生计,更为朝政稳固而思,亮需早作打算。”

  刘禅沉默半响,说道:“如相父不幸离世,朕愿择贤臣为相,以继相父之后,辅朕大治天下。不知相父可有举荐人选,以供朕择贤而选优?”

  刘禅思想深受诸葛亮影响,且一生中又经历了霍、葛二任主政大臣辅弼。刘禅无意成为独夫,亲自执掌朝权,而是更倾向于选专业的政治家出任执政大臣,以分担他治理国家的重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