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八神齐飨,停旒太史之宫。六辩同和,驻跸华胥之野。

  文物隐地,声名动天,乐繁九俗,礼盛三古。

  于是有登太山而会神祗,御元坛而表天地……”1

  “安定,”李治停住了诵读,忽然朝着李清月说道,“将此人喊来,我要他再为我写些东西。”

  这可能是对王勃来说最为辉煌的时刻了。

  在安定公主将他的辞赋举荐于陛下面前后,刚刚经历了泰山封禅,正在最为兴致勃勃之时的李治将他邀请到了身边,让身旁的宫人为其研磨递纸,直到他将沿途的种种景象都给尽数勾勒在笔下。

  他写“山河联兆,素王开受命之符;天地氤氲,元圣举乘时之策。”1

  正是封禅之后的天子转道曲阜,于此地礼敬孔子为太师,为此地孔庙专做修缮,又令天下各州,若有孔子庙堂以及学馆出现年久失修的情况,必须尽快上报有司进行修缮。

  在泗水之畔,这列浩荡的随驾队伍里专门分出了一批文人随同陛下一道,遥想了一番沂水春风的景象。

  他写“位兼河海,九卿参巨济之功;道合星辰,三事郁经天之象。”5

  那是陛下圣驾抵达亳州后,拜访了此地的老君庙。

  因早前李唐就以老子为先祖,李治便借着这封禅的荣光,为老子更换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

  不仅如此,他在将老子庙所谷阳县改为真源县后,还在此地创建了一座新祠堂,增派了两名官员专门负责督办其中香火,并且免除了此县百姓的一年租庸调。

  但李治要做的,显然不是崇道抑佛。

  仿佛是在端水一般,他下诏令兖州开办紫云、仙鹤、万岁三座道观,和峰峦、非烟、重轮三座寺庙,同时让天下各州每州设立道观、寺庙一座,各自度化七人。6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