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89节(4 / 7)
洛玄云站起身抱拳道:“回禀天后陛下,论钦陵有古之名将的风范,但他也有缺点,那就是他出身小族,虽然天赋很高,但因为前人的智慧不足,所以他许多东西,都需要自己的摸索,所以在许多的细节上非常的粗糙,臣以为,只要派出沙场宿将,战胜论钦陵并不是极其的困难。”
这便是洛氏对于论钦陵的判断,对于论钦陵的天赋,洛氏是相当认可的,甚至认为他的天赋完全不逊色于那些真正的古之名将,但一个人的成就,绝不仅仅看个人的奋斗,还要看历史的底蕴,就像是洛氏的底蕴,很多对于其他家族来说是终其一生都解不开的难题,但是对于洛氏来说,是小时候就会学习到的东西。
这就是底蕴的差距。
而吐蕃有什么底蕴呢?
一个落后的奴隶制政权,如果不是遇到了大唐这个最先进的文明,就连奴隶制都进入不了,还处于部落制度中的国家,能有什么东西传承给论钦陵呢?
没有兵书,没有战术思想,没有战略思想,没有各种耳熟能详的计谋,甚至就连名将的传说故事都没有。
论钦陵的一切都要靠着自己摸爬滚打去学习,如果这种情况下,大唐还会输的话,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在洛氏了解了这一切后,虽然对论钦陵还是很重视,却已经不认为他会是大唐的对手了,尤其是现在朝堂上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内斗,在对外的战争上,有洛氏两位军方出身的宰相压阵,大唐内部是绝对不会出昏招的。
当问题来到这里之后,李治便问道:“陈国公所言,朕以为极是,陈国公以为应当以谁为大将,才能击败吐蕃呢?
虽然现在还不能彻底的解决吐蕃,但朕也决不能让他们侵略大唐的疆土,必须要毫不留情的将他们任何胆敢进入大唐的吐蕃人,都留在这片土地上。”
洛玄云回想起之前他侄子给他写的信,当即沉声说道:“回禀陛下,臣以为安阳郡公可以承担此重任。”
安阳郡公就是薛仁贵,在平定了蓬莱的骚乱之后,他进封为郡公,算是真正的踏上了显赫最关键的一步,当然,爵位升的慢,主要还是因为他还没有简在帝心,而且对于蓬莱,大唐还不是特别的重视,如果他平定的是漠北之事,这郡公恐怕就要变成国公了。
不过此番吐蕃来犯,如果他能率兵取得胜利,那一个国公爵位是绝对跑不了的。
听到洛玄云举荐薛仁贵,李治略一思索,就觉得这个提议好,薛仁贵是现在除了洛氏之外,他比较信任的一个大将,如果真的由薛仁贵出马的话,经历过许多次战争的薛仁贵,或许就是战胜论钦陵的关键人选。
一想到此,李治又转头望向武曌,“天后认为薛仁贵怎么样?”
↑返回顶部↑
这便是洛氏对于论钦陵的判断,对于论钦陵的天赋,洛氏是相当认可的,甚至认为他的天赋完全不逊色于那些真正的古之名将,但一个人的成就,绝不仅仅看个人的奋斗,还要看历史的底蕴,就像是洛氏的底蕴,很多对于其他家族来说是终其一生都解不开的难题,但是对于洛氏来说,是小时候就会学习到的东西。
这就是底蕴的差距。
而吐蕃有什么底蕴呢?
一个落后的奴隶制政权,如果不是遇到了大唐这个最先进的文明,就连奴隶制都进入不了,还处于部落制度中的国家,能有什么东西传承给论钦陵呢?
没有兵书,没有战术思想,没有战略思想,没有各种耳熟能详的计谋,甚至就连名将的传说故事都没有。
论钦陵的一切都要靠着自己摸爬滚打去学习,如果这种情况下,大唐还会输的话,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在洛氏了解了这一切后,虽然对论钦陵还是很重视,却已经不认为他会是大唐的对手了,尤其是现在朝堂上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内斗,在对外的战争上,有洛氏两位军方出身的宰相压阵,大唐内部是绝对不会出昏招的。
当问题来到这里之后,李治便问道:“陈国公所言,朕以为极是,陈国公以为应当以谁为大将,才能击败吐蕃呢?
虽然现在还不能彻底的解决吐蕃,但朕也决不能让他们侵略大唐的疆土,必须要毫不留情的将他们任何胆敢进入大唐的吐蕃人,都留在这片土地上。”
洛玄云回想起之前他侄子给他写的信,当即沉声说道:“回禀陛下,臣以为安阳郡公可以承担此重任。”
安阳郡公就是薛仁贵,在平定了蓬莱的骚乱之后,他进封为郡公,算是真正的踏上了显赫最关键的一步,当然,爵位升的慢,主要还是因为他还没有简在帝心,而且对于蓬莱,大唐还不是特别的重视,如果他平定的是漠北之事,这郡公恐怕就要变成国公了。
不过此番吐蕃来犯,如果他能率兵取得胜利,那一个国公爵位是绝对跑不了的。
听到洛玄云举荐薛仁贵,李治略一思索,就觉得这个提议好,薛仁贵是现在除了洛氏之外,他比较信任的一个大将,如果真的由薛仁贵出马的话,经历过许多次战争的薛仁贵,或许就是战胜论钦陵的关键人选。
一想到此,李治又转头望向武曌,“天后认为薛仁贵怎么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