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茉的英雄主义 第17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就是渣男,和渣女。”

  陈茉瞪着他:“可我就是这种人。”

  周遇一下子闭嘴了,他垂下眼睛,看着自己的手背。

  陈茉深吸一口气,开始发表自己深思熟虑过的长篇大论。

  第26章 一辈子吃辣椒炒肉

  在讲到这一段时候,陈茉给夏莉转述了一遍自己当时的长篇大论。

  “最初的人类社会里是没有婚姻的,对吧?只有繁衍,母系社会带领着氏族壮大人口,以母系血脉为连结单位,那个时候有婚姻吗?没有!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后来生产力发展了,人口也壮大了,需要打猎、游牧,战争,男性以其生理特性逐渐建构出男权社会。为了共同养育后代,婚姻这种形式开始产生,它把男性和女性圈定在一个绑定关系中,以姓氏和财产传承等做法让男性对自己的血脉产生确定关系和责任感,以此保证后代能够充分获得资源,成功长大,人口越多的部落越容易在资源争夺的战争中获得胜利。”

  “所以婚姻这种形式越来越牢固,婚姻形成了家庭,以家庭为单位,下一代更容易活得更长,养育得更好,同时男女出现分工,在社会生产力高度没达到的情况下,一个人活下去的概率比两个人共同努力要小,所以婚姻关系是一种必需品,生存的必需品。”

  “围绕着婚姻关系,家族、氏族、国家,这些概念和联系全部都被建立起来了,那首歌怎么唱的,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小的家。”

  “人类需要婚姻,人需要结婚,曾经是这样,我完全同意这一点。”

  “但是生产力在继续发展,二次工业革命飞速解放了生产力,随后两次世界大战,男性大量战死或者伤残,劳动力短缺,让大量女人从家庭走上工作岗位,男女的分工越来越不是界限分明,女性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劳动和再分配当中,女权运动和工人运动先后兴起,其中的重要议题,就是对婚姻形式的探讨。”

  “当时就有观点认为,以当前的生产力情况,婚姻不再是人类的必需品,它没有迫切性了你明白吗?无论是远古时代还是现在社会,都需要自己进行物资生产,两个人合作的效率高于一个人,所以必须结婚,不然就过得不好,甚至真的可能死掉,可是在现代不结婚不会死掉的,现在不是了,工业社会什么都有,劳动或者剥削他人的劳动能够换取他人制成的产品和物资,资源的供应充足,人是可以独自生活的。”

  “那么为什么在这时候,还是那么多人想要结婚?”

  “我不明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