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1 / 2)
房玄龄低声地解释着,他希望秦王能明白他的一片心,不过,房玄龄肯定不会说一点,那就是他的至交好友杜如晦已经成为隋帝的心腹,虽然官职并不高,但隋帝所经之处,几乎都留下了杜如晦的身影,所有的大事,都基本与杜如晦商量。
隋帝杨侑对杜如晦几乎是毫无保留的信任,而他呢,虽然受到秦王的信赖,但这种差别太大了!秦王不是储君,日后就算大唐平定天下,秦王最多是一个王爷,而他房玄龄有很大的可能继续在秦王府混吃等死。
这种生活绝对不是他想要的,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杜如晦的步步高升刺激着他的心脏,当初在冯翊郡,两人发生分歧,杜如晦建议投靠大隋,而他坚持已见,要投靠李渊,因此两人不得不分道扬镳,不仅仅成为了路人,更成为了敌人。
往昔的好友步步高升,换做是谁,心里都会不不舒服,所以房玄龄才会如此的鼓动着,这不仅仅是为了秦王,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李世民听着,眼中不断闪烁着精光,房玄龄的建议很有诱惑性,也在一定程度满足了他的需要和诸将的需要。
李世民等房玄龄说完,表示此事会仔细考虑,房玄龄刚刚退下,李世民就召见了秦叔宝、尉迟敬德等人。这些人才是他的心腹。秦叔宝虽然投靠他不久,但两人一见,就各自倾心。至于尉迟敬德,此人得罪了齐王,只有在秦王身边,才是最安全的。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李世民将两人引为心腹,而此时的李世民显然不知道,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是后世鼎鼎有名的两个门神。
密室内,李世民低低地问着问题,两人时不时回答着,片刻之后,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决定,这一次,他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而他相信,这一次的利益足以吸引诸将依附在他的身边,即使是刘弘基、殷开山这些在朝中有着高官厚禄之人,也会紧紧地团结在他的身边。
而父皇,在这样的胜利面前,想必一定会哑口无言吧!那个时候,齐王就算能夺下了淅阳郡,甚至夺下了整个南阳盆地,又怎能与自己的功劳相比呢?
想到此,李世民的心中,一个完美的计划逐渐浮现在脑海中,轻轻地敲打着案几,他已经决定了。
“邦邦邦!”数声轻响,将沉思的王世充惊醒过来。,抬起头,王世充的声音有些嘶哑,“是楚王吗?”
“陛下,是我!”门外,王弘烈说道。
“进来吧!”王世充揉了揉额头,随身宦官段瑜为王世充续了一杯茶水,然后快步退了出去。王世充用手用力地搓着脸,然后一口喝尽了茶水,正襟危坐在软榻之上。
王世充虽然经过了一番准备,但眉宇之间却依然有掩饰不住的担忧。原本,他以为部下的众将大多是旧隋的战将,他们一定会选择大隋投奔,因此,他将注意力放在了大隋身上,却忽视了另一个可怕的存在——李唐。
这一次秦叔宝的投降,让他有如醐醍灌顶一般的醒了过来,他明白了,饿狼不仅仅是杨隋,李唐更是吃肉不吐骨头渣子的饿狼啊。秦叔宝投靠了李唐,那么接下来,还会有谁?
李君羡?庞玉?还是罗士信、程知节?甚至是掌握重兵的裴仁基父子?王世充生性多疑,他想不透,所以,他借着巡视前线的机会,估计将这些将领留在洛阳,而暗地里,却在观察着,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他就立刻带着兵马,将反贼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返回顶部↑
隋帝杨侑对杜如晦几乎是毫无保留的信任,而他呢,虽然受到秦王的信赖,但这种差别太大了!秦王不是储君,日后就算大唐平定天下,秦王最多是一个王爷,而他房玄龄有很大的可能继续在秦王府混吃等死。
这种生活绝对不是他想要的,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杜如晦的步步高升刺激着他的心脏,当初在冯翊郡,两人发生分歧,杜如晦建议投靠大隋,而他坚持已见,要投靠李渊,因此两人不得不分道扬镳,不仅仅成为了路人,更成为了敌人。
往昔的好友步步高升,换做是谁,心里都会不不舒服,所以房玄龄才会如此的鼓动着,这不仅仅是为了秦王,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李世民听着,眼中不断闪烁着精光,房玄龄的建议很有诱惑性,也在一定程度满足了他的需要和诸将的需要。
李世民等房玄龄说完,表示此事会仔细考虑,房玄龄刚刚退下,李世民就召见了秦叔宝、尉迟敬德等人。这些人才是他的心腹。秦叔宝虽然投靠他不久,但两人一见,就各自倾心。至于尉迟敬德,此人得罪了齐王,只有在秦王身边,才是最安全的。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李世民将两人引为心腹,而此时的李世民显然不知道,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是后世鼎鼎有名的两个门神。
密室内,李世民低低地问着问题,两人时不时回答着,片刻之后,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决定,这一次,他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而他相信,这一次的利益足以吸引诸将依附在他的身边,即使是刘弘基、殷开山这些在朝中有着高官厚禄之人,也会紧紧地团结在他的身边。
而父皇,在这样的胜利面前,想必一定会哑口无言吧!那个时候,齐王就算能夺下了淅阳郡,甚至夺下了整个南阳盆地,又怎能与自己的功劳相比呢?
想到此,李世民的心中,一个完美的计划逐渐浮现在脑海中,轻轻地敲打着案几,他已经决定了。
“邦邦邦!”数声轻响,将沉思的王世充惊醒过来。,抬起头,王世充的声音有些嘶哑,“是楚王吗?”
“陛下,是我!”门外,王弘烈说道。
“进来吧!”王世充揉了揉额头,随身宦官段瑜为王世充续了一杯茶水,然后快步退了出去。王世充用手用力地搓着脸,然后一口喝尽了茶水,正襟危坐在软榻之上。
王世充虽然经过了一番准备,但眉宇之间却依然有掩饰不住的担忧。原本,他以为部下的众将大多是旧隋的战将,他们一定会选择大隋投奔,因此,他将注意力放在了大隋身上,却忽视了另一个可怕的存在——李唐。
这一次秦叔宝的投降,让他有如醐醍灌顶一般的醒了过来,他明白了,饿狼不仅仅是杨隋,李唐更是吃肉不吐骨头渣子的饿狼啊。秦叔宝投靠了李唐,那么接下来,还会有谁?
李君羡?庞玉?还是罗士信、程知节?甚至是掌握重兵的裴仁基父子?王世充生性多疑,他想不透,所以,他借着巡视前线的机会,估计将这些将领留在洛阳,而暗地里,却在观察着,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他就立刻带着兵马,将反贼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