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渊曾经听说过席君买的厉害,据说他几箭取了吐谷浑王子达延芒结波的性命,慕容伏允也曾经哭述过,请求李渊为他报仇。那个时候,李渊以为不过是有人故意神话的原因,就像他曾经试图将秦王打造成大唐帝国的战神一样。只是可惜,秦王几次败给了隋军,战神之名无从谈起了。

  话又说回来,提起席君买李渊是又爱又恨,爱的是,这样的骁将怎么不为大唐效力呢?恨的是,三千骑兵,加上扶风郡的数千步卒,竟然抓不到五百轻骑,还让他们顺利地退回了大散关,回到了河池郡,这让李渊的心中失落无比。

  李渊眯着眼睛想着的时候,他并不知道,事情发生了新的变化。

  潼关,李世民这一次带着殷开山、刘弘基、段志玄等人,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了,李世民知道自己的任务,他的目的是要吸引隋军的注意力,以为大唐和大郑即将发生战斗,从而放松警惕。

  这样,李元吉才能得到机会,夺下要地淅阳郡,进而夺取襄阳。按照计划,一旦齐王李元吉杀入淅阳郡,唐郑联军便可以从淅阳郡与弘农郡交界处的朱阳关进入淅阳郡,合兵攻取襄阳郡,而以王世充则从襄城郡杀入南阳郡,令隋军首尾不能相顾。

  这样的秘密,知道的人自然并不多,所以,殷开山、刘弘基,乃至于房玄龄都一度向他进言,说大郑王世充不足为虑,尤其是秦叔宝的临阵倒戈,足以证明王世充不得人心。

  众人在劝慰着,可是李世民依然巍然不动,心中有着自己的打算。众人之中,心腹实际上只有房玄龄一人,其他的,都在朝中担任着重任,虽然曾经与秦王出征过几次,打过胜仗,可是人心隔肚皮,李世民如今已经学乖了,不会再将心事告诉任何人。

  众人劝说未遂,只能纷纷摇头,叹息着,大唐已经丧失了夺取中原的最佳良机,日后,一定会后悔的。

  众人退却,房玄龄却默默地留了下来,对于秦王的心思,他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可是在如今的情况下,以李世民为首的唐军和以王弘烈的郑军,显然不可能合兵从朱阳关南下了。

  有了秦叔宝的前车之鉴,不仅仅是王弘烈,连王世充都变得格外警惕,有如惊弓之鸟一般。据悉,王世充已经赶来巡视,生恐再有人投靠大唐!

  房间里陷入一片安静,李世民叹息一声,道:“玄龄,莫非我真的做错了吗?”

  房玄龄突然笑了一声,这话虽然没头没尾,但他依然明白,秦王说的是秦叔宝的事情,接受了一名猛将的投靠,却换回来了唐郑关系的紧张,值得吗?尤其是秦王李世民憋着一股劲,想要击败大隋,出一口恶气的情况下,这种行为显得更加的不明智的。

  “秦王,此事我觉得对于秦王来说,是有利的,对于大唐来说,却是不利的。”房玄龄刻意放缓了说话的速度,他慢慢地说着,眼睛却看着地图。

  “此话怎说?”秦王李世民问道。

  “秦叔宝是一员悍将,有了他的投靠,再加上尉迟敬德、寻相等人,殿下帐下可谓猛将辈出,只要有了他们帮助,秦王,何愁大业不成?”房玄龄的话说道最后,越来越低,但话的分量,却越来越重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