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矩一眼看见排在第二名之人正是裴家子弟裴青松,他心中突地跳了一下,第三名是王绩,这个人他知道,是王绪的族弟,在河东颇有名气,而第一名是一个他从未听过的人物,褚遂良,姓褚,这应该是阳翟人,他倒知有一个褚亮,和虞世南齐名的南朝大文士。

  李纲对众人解释道:“这个褚遂良策论、作诗和贴经都是上佳,尤其他的书法写得极好,颇有大家风范,我自愧不如,所有评卷博士都一致推举他为头名。”

  众人接过他的试卷细看,字写得果然好,明净媚好,然而却又沉著飞动,虽然还稍稍欠一点火候,那可能是和他年纪有关,假以时日,必然是一代书法大家。

  杨元庆仔细看了一遍录取名册,他安排的三十个人都在其中,沈柏之子沈湛列三十四名,他便对众人笑问道:“怎么样,就按照这个名单发榜吗?”

  王绪咬了一下嘴唇,他对裴青松在族弟王绩之上有点不满意,但碍着裴矩的面子他又不好说什么,王绩的策论中错了一个字,而裴青松是全对,但他贴经中有一句涂改,这也是不太完美。

  裴矩明白他的心意,便对众人笑道:“要不然把裴青松调到第三名吧!毕竟王绩是名满晋中的大文士,他在前面更让人服气。”

  王绪没有吭声,他其实是默认了裴矩的建议,杨元庆想了想,又问李纲,“先生以为如何?”

  李纲笑道:“两人差不多,我没有意见。”

  杨元庆点点头,“那稍微调整一下,王绩为第二名,裴青松列第三。”

  ……

  中午时分,两万余名士子从四面八方赶到了北城旁的校场内,将校场围堵得水泄不通,只看见密密麻麻的人头。

  虽然会有专门官员去各个客栈给士子们报喜,但那比发榜要晚至少一个时辰,所以士子们都急不可耐地涌到了校场内看榜。

  金榜已经贴出来了,贴在三十块大木牌上,下面有士兵保护,除了考中的二百名士子外,还两千名被国子学录取的名单。

  这就给很多人一个安慰,虽然考不上进士,但至少能进国子学读书,将来也会有入仕途机会。

  有官员在高声大喊:“各位士子请回去,会有官员上门报喜,榜单会保留十天,明后天再来看榜也可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