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趣的是,他们在国外学的都不是文学。

  仔细想想,民国时期的文学家大多是专业不对口,或者说都改行了。

  鲁讯留学的时候学医学,胡拾学的是哲学,周作仁在日本先攻读海军技术,最后学习希腊语,算是外语人才。郭沫偌学习医学。

  像是沈丛文和张痕水连中学都没有毕业。

  加上徐至摩和郁达浮,这些人都没有正儿八经的学过文学,也没有人教过他们该如何写作,但他们就是凭借着天赋和自学,成为了文学大家。

  这说明学什么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欢什么,只有喜欢才能发挥潜力,才能做好。

  什么是文学天赋?

  郁达浮在日本的时候就有小说《银灰色的死》在国内报纸发表,随后出版中国第一部新文学小说集《沉沦》,比鲁讯的小说集《呐喊》还要早一年。

  在新文学领域。他是中国除了鲁讯之外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

  到了1927年,他都准备出版《达夫全集》了。

  当然,他的名气和林子轩没办法比,不过林子轩是作弊。他可是真才实学。

  徐至摩的诗歌天赋不用多说,就算没有《再别康桥》,也能写出无数才情飞扬的诗句来。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像这种诗句没有一点小才华还真写不出来。

  所以,读者可以批评他的人品,但不能否定他的文学才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