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2 / 4)
1911年春,徐至摩考入杭州府中学堂。
郁达浮也考上了这所学堂,不过他觉得费用太高,又考入嘉兴府中学堂,第二学期开学后,他嫌嘉兴离家远,又转入杭州府中学堂。
两人有半年时间在一所学堂上学。
在杭州府中学堂,郁达浮对徐至摩的印象是:身体不高,脸面却是很长,头也生得特别大,戴着金边近视眼镜。平时不怎么用功,考试总是得第一。
实际上,以少年时显示的文学天赋来说,郁达浮一点都不比徐至摩差。
郁达浮上中学的时候,就以笔名在浙江省的报纸上发表旧体诗了。
他们都有在海外留学的经历,只是地点不同。
郁达浮十七岁的时候,他的哥哥要去日本考察,他就跟上哥哥去了日本,第二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获得官费生资格。
日本的高等学校相当于中国的高中。
当时北洋政府的留学政策规定,在日本指定了五所高等学校。凡考上的就是官费生。
后来,郁达浮又考上东京帝国大学,学的是经济学,他在日本待了整整九年时间。
徐至摩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随后自费赴美国留学。
他先入克拉克大学学历史,毕业后考上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
这正是和林子轩同学的那段时间。
1920年9月,徐至摩前往英国,先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后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他在美英两国,待了整整四年。
↑返回顶部↑
郁达浮也考上了这所学堂,不过他觉得费用太高,又考入嘉兴府中学堂,第二学期开学后,他嫌嘉兴离家远,又转入杭州府中学堂。
两人有半年时间在一所学堂上学。
在杭州府中学堂,郁达浮对徐至摩的印象是:身体不高,脸面却是很长,头也生得特别大,戴着金边近视眼镜。平时不怎么用功,考试总是得第一。
实际上,以少年时显示的文学天赋来说,郁达浮一点都不比徐至摩差。
郁达浮上中学的时候,就以笔名在浙江省的报纸上发表旧体诗了。
他们都有在海外留学的经历,只是地点不同。
郁达浮十七岁的时候,他的哥哥要去日本考察,他就跟上哥哥去了日本,第二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获得官费生资格。
日本的高等学校相当于中国的高中。
当时北洋政府的留学政策规定,在日本指定了五所高等学校。凡考上的就是官费生。
后来,郁达浮又考上东京帝国大学,学的是经济学,他在日本待了整整九年时间。
徐至摩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随后自费赴美国留学。
他先入克拉克大学学历史,毕业后考上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
这正是和林子轩同学的那段时间。
1920年9月,徐至摩前往英国,先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后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他在美英两国,待了整整四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