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这个时代,坐飞机需要极大的勇气。

  1920年,北洋政府交通部航空事业处筹备“京沪航线”。

  北平到天津段于1920年5月8日正式开航,飞机名为“京汉号”。

  1921年7月1日又新增了北平到济南段,不过因为战乱很快就停飞了。

  这是中国国内最早的航空线路。

  1919年2月8日,飞机从法国的巴黎穿越英吉利海峡,到英国的伦敦。

  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国际航线,到了1926年,欧洲各国之间的国际航线较为普遍,但还没有开通到亚洲地区的航线。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无疑走到了前面。

  说实话。即便是中国开通了国际航线,林子轩也不敢坐飞机到国外,想想徐至摩的例子就知道。飞机有风险,乘坐需谨慎。

  这是斯文赫定第四次来到中国了。对于这次探险,他需要得到中国官方的同意。

  在中国人看来,瑞典和西方列强不同,它是个较为中立的国家,并不强大,看起来没有威胁,所以北洋政府和瑞典关系不错,会聘用瑞典科学家进行科学考察。

  比如。丁闻江就和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有过合作。

  斯文赫定是最早想把中国文学推向诺贝尔文学奖的外国人。

  他在1923年来过中国,在北平认识了德国汉学家卫礼贤。

  卫礼贤当时在德国公使馆内任职,精通汉语、在中国政界和文化界有深厚的人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