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925年12月7日,《晨报》继续出版。

  仍任副刊主笔的徐至摩在《灾后小言》中说:“火烧得了木头盖的屋子,可烧不了我心头无形的信仰。”

  ☆、第二百九十五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林子轩对于《晨报》报馆被烧的事件态度非常明确,这就是一起暴力事件。

  他本身做出版行业,若是还赞成这种暴力事件,有一天他的书局也可能被人烧毁。

  这种因为各自观点不同直接给人定罪并实施暴力犯罪的行为极度危险。

  这是企图用暴力手段控制社会舆论,和那些独裁军阀杀害记者的行为没什么区别。

  一旦形成社会风气,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件事情上陈独绣和胡拾的观点截然不同,当两人谈论这个问题时,陈独绣不以为然。

  他甚至反问胡拾:“你以为《晨报》不该烧吗?”

  由此引发胡拾给陈独绣写了一封长信来表达他对“自由”的理解。

  1920年8月1日,胡拾和陈独绣等人曾共同发起《争自由宣言》。

  要求北洋政府废止**法令,保障人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

  五年之后,群众高呼着“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的口号,却冲到宣武门大街烧掉《晨报》报馆,而陈独绣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在信中,胡拾谈了自己的态度:“争自由的唯一理由,就是期望大家能容忍异己的意见与信仰。凡不承认异己者自由的人,就不配争自由,就不配谈自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