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连这一点最低限度的相同点都扫除了,我们不但不能做朋友,简直要做仇敌了。”

  从这封信中就能看出,两位早期的新文化启蒙领袖在思想观念上彻底决裂了。

  通过这件事,林子轩认识到现在中国文化界的风气愈来愈激进,容不下别家的观点,一旦和他们的观点不同,就会受到批判。

  别说是百家争鸣,思想多元了,能够发出声音就不错了。不少人都沉默下来。

  他一向主张新文化要具有包容性,要坚持思想自由。

  林子轩在两天后接受了《新闻报》和《申报》两家报纸的专访,他和这两家上海的大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他详细的讲述了这次的欧美之行,对于西方社会的认知。

  特别提到了西方文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这是为随后翻译中国传统文化做铺垫,也是想告诉国内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糟粕。

  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向西方传播东方文化的事业中来。

  至于《晨报》报馆被烧的事件,他进行了严厉的谴责,报纸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那您对前段时间北平知识界对苏俄的讨论有什么看法?”记者随后问道。

  “我没去过苏联。不了解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林子轩想了想,如此说道。

  这是保守的回答,也是实话。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根本没去过苏联,只是道听途说就妄发议论,显得不够专业。

  而且,林子轩暂时不想发表对苏联的看法,在这种环境下,这个话题太容易引起争议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