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2)
[10] 镒(yì):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
[11] 当时匈奴人对汉朝人的称呼,因为秦朝得名。
[12] 长陵:汉高帝刘邦陵墓,位于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13] 淮南邸:淮南国设在长安的官邸。郡太守在长安的官邸称郡邸。汉代,各郡及诸侯国为了与朝廷联系方便,在京师设立官邸,供官员到京朝见或办事时住宿,类似于今驻京办事处。
[14] 亦作“孝悌力田”,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时,名义上是奖励有孝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高后朝置“孝弟力田”官。到文帝时,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
[15] 汉代官员上朝必须乘车,二千石官员乘坐的车厢两侧要涂上红色,不足二千石,只能将车左涂红。
[16] 横音guāng,所以横门又名光门。
[17] 北邙山:咸阳至茂陵北原一带称北邙山,又名北芒岩。
[18] 汉文帝时,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名医淳于意因误症被判肉刑,其人做过县令,按律要押赴京师受刑。幼女淳于缇萦一路跟随到长安,冒死拦截御驾,向皇帝上书道:“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无)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除了表示愿为奴婢替父赎刑外,也指出肉刑的不合人道:人受肉刑后,失去的肢体不能复生,即使悔过自新也无济于事。汉文帝读后大为震动,赦免了淳于意,还下诏进行刑制改革,废除了肉刑,此为中国刑罚制度史上的重大事件。东汉史学家班固有诗赞道:“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19] “未央”一词最早出自《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哳哳。君子至止,鸾声哕哕。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旃。”传说此诗意即未央宫得名的由来。未央为未尽、未深之意,常与“长乐”、“万岁”、“延寿命”等语汇连用,是汉代流行的吉祥语。“未央”也是汉简最为多见的人名之一。
[20] 后世称《淮南子》。
[21] 义渠戎,春秋战国时都于今甘肃宁县。战国以后,义渠也称王。有城数十,国势强大,与秦国争战不休,各有胜负。秦昭襄王即位后,其母宣太后芈氏决意用阴谋来诱杀义渠王,出卖自己的肉体与义渠王姘居,再诱杀义渠王,灭其国。宣太后是楚国贵族,嫁给秦惠文王后被封为八子,后靠手腕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国君,以太后身份统治秦国长达三十六年之久。“太后之号,自秦昭王始也。”“母后临政,自秦宣太后始也。”
[22] 漆器是一种用生漆(割漆树流下的汁)涂敷在器物胎体表面(多用木胎或木土混合的夹胎)作为保护膜制成的工艺品或生活用品,表面被涂过漆的胎体经过反复多次的髹涂后,不仅坚固耐用,多样的装饰使器物色泽华丽。
[23] 灶神: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民间传说,灶神要定期到天神那里报告人间善恶,因而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语。又,汉代最大的天神为太一天神,汉武帝祭祀,太一天神的祭坛在上首中间,而“五帝坛环居其下”。
[24] 黍臛:黍米做的肉羹,是皇宫祭祀、节日、宴会必备主食。
↑返回顶部↑
[11] 当时匈奴人对汉朝人的称呼,因为秦朝得名。
[12] 长陵:汉高帝刘邦陵墓,位于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13] 淮南邸:淮南国设在长安的官邸。郡太守在长安的官邸称郡邸。汉代,各郡及诸侯国为了与朝廷联系方便,在京师设立官邸,供官员到京朝见或办事时住宿,类似于今驻京办事处。
[14] 亦作“孝悌力田”,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时,名义上是奖励有孝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高后朝置“孝弟力田”官。到文帝时,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
[15] 汉代官员上朝必须乘车,二千石官员乘坐的车厢两侧要涂上红色,不足二千石,只能将车左涂红。
[16] 横音guāng,所以横门又名光门。
[17] 北邙山:咸阳至茂陵北原一带称北邙山,又名北芒岩。
[18] 汉文帝时,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名医淳于意因误症被判肉刑,其人做过县令,按律要押赴京师受刑。幼女淳于缇萦一路跟随到长安,冒死拦截御驾,向皇帝上书道:“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无)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除了表示愿为奴婢替父赎刑外,也指出肉刑的不合人道:人受肉刑后,失去的肢体不能复生,即使悔过自新也无济于事。汉文帝读后大为震动,赦免了淳于意,还下诏进行刑制改革,废除了肉刑,此为中国刑罚制度史上的重大事件。东汉史学家班固有诗赞道:“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19] “未央”一词最早出自《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哳哳。君子至止,鸾声哕哕。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旃。”传说此诗意即未央宫得名的由来。未央为未尽、未深之意,常与“长乐”、“万岁”、“延寿命”等语汇连用,是汉代流行的吉祥语。“未央”也是汉简最为多见的人名之一。
[20] 后世称《淮南子》。
[21] 义渠戎,春秋战国时都于今甘肃宁县。战国以后,义渠也称王。有城数十,国势强大,与秦国争战不休,各有胜负。秦昭襄王即位后,其母宣太后芈氏决意用阴谋来诱杀义渠王,出卖自己的肉体与义渠王姘居,再诱杀义渠王,灭其国。宣太后是楚国贵族,嫁给秦惠文王后被封为八子,后靠手腕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国君,以太后身份统治秦国长达三十六年之久。“太后之号,自秦昭王始也。”“母后临政,自秦宣太后始也。”
[22] 漆器是一种用生漆(割漆树流下的汁)涂敷在器物胎体表面(多用木胎或木土混合的夹胎)作为保护膜制成的工艺品或生活用品,表面被涂过漆的胎体经过反复多次的髹涂后,不仅坚固耐用,多样的装饰使器物色泽华丽。
[23] 灶神: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民间传说,灶神要定期到天神那里报告人间善恶,因而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语。又,汉代最大的天神为太一天神,汉武帝祭祀,太一天神的祭坛在上首中间,而“五帝坛环居其下”。
[24] 黍臛:黍米做的肉羹,是皇宫祭祀、节日、宴会必备主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