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诗的题目叫《舟夜》。汪精卫向来”道不行;乘桴浮于 海”,失意得意不知在大海中度过多少个”舟夜”,所以说 “海天残梦渺难寻。”

  “舵楼欹仄”是指重庆和蒋委员长;日军猖狂便是”风仍 恶”。对”舵手”虽无谴责之意,但已肯定了掌舵极难。不过 在他认为已发现了一线光明——近卫是他的”镫塔”;可惜 “镫塔”上的光,不是越来越强,无端跳出来一个平沼,成了 浮云掩月之势。   ”良友”自是指曾仲鸣;”百年沉”是指元朝——统一中 国的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于1260年;至1368年元亡,历时106 年。他的意思是,眼前恰如宋之亡于元;一定要亡于日本了! 因而用了”重见”的字样。

  这当然是正好经过”零丁洋”的感触;但他自负比文天 祥有办法,不必作”零丁洋里叹零丁”之叹。至于”检点平 生”,”未尽”之”心”就是从未真正满足过领袖欲;这一次 大概可以”满足”了。

  平时周佛海早已到达上海,展开活动;罗君强在这年初 春,公然跟他一个姓魏的长官要了600元旅费,飞到香港,作 了周佛海的主要助手。当时日本方面跟周佛海联络的是西义 显;因为高宗武最初赴日的任务,对蒋委员长有所报告时,都 由周佛海经手转呈,而西义显对高宗武的情况非常清楚,所 以由他跟周佛海联络,最适当不过。   4月初,西义显坦率地告诉周佛海,日本方面对高宗武已 失去信心;以争取蒋委员长来主持谈和的”高宗武路线”,已 遭拒绝。问周佛海今后的和平运动,应该如何做法。

  在影佐祯昭已上了”北光丸”,专程赴河内去接汪精卫时, 西义显这话无异明白表示,日本已决定扶植汪精卫。事实上 这也在周佛海估计之中;今后如何做法,在陈璧君几次到香 港,在九龙闹区尖沙咀的住宅中,与周佛海、梅思平筹议已 熟,此刻是向日方表明态度的时候了。

  周佛海说:”采取言论的和平运动,为汪先生的原案;但 我以为,只有言论,尚感不够。应该在南京建立中央政府,以 政府的力量,推行和平工作。”

  这就是所谓”周佛海路线”;实际上是”陈璧君路线”。甚 至也可能是”汪精卫路线”——汪精卫夫妇对他们的追随者, 唱了一出”双簧”,汪精卫采取”言论的和平运动”:陈璧君 私下表示应该采取”实际行动的和平运动”。而对外则由周佛 海作陈璧君的化身,提出”组府”的”周佛海路线”,藉以掩 护汪精卫。

  周佛海对西义显的具体说明是如此:“如果日本政府能忠 实履行近卫声明,我们亦可成立强有力的政府。但近卫的这 份声明,分量还嫌不够;对最重要的撤兵问题,竟避而不谈, 评价值已大为降低。倘能恢复我们所提原案,并忠诚付之实 行,则庶几中日事变可以解决。现在汪先生既已出面主持,应 飞往东京,直接征询日本最高当局的意见;如果认为条件不 能接受,仍可返回民间的和平运动。如果日军能保证并尊重 我们政治独立,即应毅然到南京组织政府。这是我个人的意 见,准备向汪先生建议,请他接受。”

  如果汪精卫肯作东京之行,便有”朝拜”的意义在内;仅 在宣传上便可获致钜大的利益,所以日本方面毫不考虑地表 示”欢迎”汪精卫到日本访问,有了这个承诺,周佛海的活 动便更积极了。

  由于”兴亚院”拨来的”关余”,每月有300万之多;经 费宽裕,易于结客,周佛海拉拢的人很多。但比较重要的,只 有4个,一个是无锡人赵正平,”维新政府”的”教育部长”; 他是民初陈英士任沪军都督时的幕僚。周佛海与他的侄子,地 方自治专家赵如珩在日本同学;赵正普通过这层关系,与周 佛海接上了线。

  第二个是岑春煊的儿子岑德广;由他的关系,又拉拢了 一批清朝末年达官贵人的子弟,如杨士气的侄子杨毓恂等人。 第三个是大夏大学的校长,章太炎的侄女婿傅式说;他是 “日本通”之一,浙江温州人,与梅思平小同乡。

  第四个是富滇银行上海分行的负责人袁砚公。他跟前面 三个人不同,赵正平是过气政客;岑德广是纨绔”遗少”;傅 式说虽为大学校长,而在学术界并无多大地位,号召力有限, 而袁砚公是龙云及云南大老李根源的驻沪代表,他之参加 “和平运动”,可能会影响云南的稳定,因而为军统判为制裁 的对象,而且很快地被执行了。

  但在中下层”干部”方面,由于自正金银行提来,整箱 簇新联号的交通银行10元钞票的魅力,到设在威海卫路太阳 公寓的招兵买马机构来登记的却很不少,筹备”组府”的初 期,足已够用。但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粉墨登场的初步条 件,虽已具备;而且陈璧君在内,周佛海、梅思平在外,交 相”劝驾”;汪精卫却临事踌躇,不敢轻发。因为过去在政治 上的翻覆,毕竟是在国内;如今却牵连到外敌!汪精卫不好 货而好名;清夜扪心,不能不想到”身后是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