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1 / 2)
在名古屋,那时已是严冬。地下室阴凝酷寒,常人身处 其中,已难忍受,何况以汪精卫久病垂危之身?加以电梯上 下,病床进出,七手八脚,受了震动;所以汪精卫当时就已 面无人色。
等空袭警报解除,送回病房;汪精卫呃逆不止,病情剧 变。接着是发高烧。彻夜急救,始终并无气色;第二天上午 6点钟,烧到41度,脉搏每分钟120几跳,呼吸困难陷于半 昏迷状态;到得下午4点多钟,终于咽气,送终的是陈璧君 和他的小儿子文悌。
从这时候开始,陈璧君就除了子女以外,什么人都看不 顺眼了。11月12那天,遗体由专机”海鹣号”送回南京,下 午5点钟到达明故宫机场;机门开处,一身黑色丧服的陈璧 君首先出现;在场的汪政府要人一看,都打了个寒噤,因为 陈璧君的那张寡妇脸,不但难看,而且可怕,凡是接触到她 视线的,都有这样一个感觉,似乎她在指责:”汪先生是死在 你手里的!”
因此,从陈公博以下,一个个戒慎恐惧。当晚移灵到汪 政府大礼堂;预先布置好的停灵位子是横置的东西向,此名 为”如意停”,较之直置的南北向来得合理。但陈璧君一见便 大发雷霆。
“这是谁出的主意?”她大声吼道:”汪先生的遗体自然要 正摆;这像什么样子?重新摆过。”
这”重新摆过”就费事了,因为由横而直所占的空间不 同,灵帏、灵桌都要重新悬挂挪动。忙了个把钟头,陈公博 才能领导行礼,完成”魂兮归来”的迎灵式。
到得第二天中午,重新大殓,组织治丧委员会。陈璧君 又有意见,嫌名称太平凡,改为”哀典委员会”,陈公博是 “委员长”;下设3名”副委员长”:王克敏、周佛海、褚民谊。 但实际上是陈璧君在发号施令;她就住在大礼堂左侧的”朝 房”,整日进进出出,事无大小,无不要过问;而且一开口不 是责备,就是讥讽,以致于人人敬而远之——唯有一个人逃 不掉,就是褚民谊;因为他跟汪家是至亲,”哀典委员会”就 推他当”联络官”,有什么决定,由褚民谊去向陈璧君接头请 示,以致挨骂的机会特别多。因此,汪精卫之死,看起来最 哀泣的不是陈璧君,而是褚民谊。
陈璧君又下令”哀典委员会”,开了一张守夜陪灵人员的 名单,党方”中委”以上,政府”部长”以上,分班轮流,从 黄昏到黎明,一共分做三班。第一班比较轻松;第二班也还 好;第三班就是医院里所说的”大夜班”,从凌晨两点到6点, 时逢隆冬,严寒砭骨;”中委”、”部长”的少壮派都吃不消, 何况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头?但懔于陈璧君的雌威,一个个敢 怒而不敢言。
即令如此,陈璧君还不满意,半夜里都会起来”查勤”, 看到轻声闲谈,立刻双眼一瞪;遇到打瞌睡的,上前一推,大 声叫醒:”起来、起来!”
最不合道理的是,丧家半夜不招待陪夜的人吃点心,还 倒罢了;自己带了食物来果腹,她居然亦会站在那里,冷眼 看人进食。这一来还有谁能下咽?
最倒霉的是丁默邨,他的身体早为酒色掏空了,格外怕 冷;带了床毛毯盖双腿,她毫不客气地上前说道:”汪先生一 生为了国家,死亦不怕;你们只陪了一夜灵,都要讲究舒服; 要舒服,索性不要装模作样了,何不回到公馆里去纳福。”
丁默邨勃然大怒,真想跳起来指着陈璧君的鼻子骂:”汪 先生一生就害在你手里!如果不是你蛮不讲理,一意孤行,汪 先生是读书人,何至于朝秦暮楚,出尔反尔,到头来一事无 成,身死异域,还落个汉奸的名声!”
但看到陈璧君200磅的”福体”,自顾鸡肋不足以当她一 巴掌,只好忍气吞声,挨她一顿训。
在汪精卫未死以前,就私下谈过汪政府的继承人问题。广 东人骂败家子,称为”二世祖”;意思是像秦始皇一样,想传 万世于无穷,结果是老子业,儿子败家,只得二世。所以有 个广东籍的官儿,说了一句隽语:”谁来继承,都是’二世 祖’”。
这个汪政府的”二世祖”,一般来说,都认为理当属诸陈 公博;而且陈璧君又带来了汪精卫的遗命,希望陈公博以 “国府主席”驻华北;周佛海担任”行政院长”,负责京沪一 带的秩序。更使得他无可推诿。但是,陈公博另有想法。
↑返回顶部↑
等空袭警报解除,送回病房;汪精卫呃逆不止,病情剧 变。接着是发高烧。彻夜急救,始终并无气色;第二天上午 6点钟,烧到41度,脉搏每分钟120几跳,呼吸困难陷于半 昏迷状态;到得下午4点多钟,终于咽气,送终的是陈璧君 和他的小儿子文悌。
从这时候开始,陈璧君就除了子女以外,什么人都看不 顺眼了。11月12那天,遗体由专机”海鹣号”送回南京,下 午5点钟到达明故宫机场;机门开处,一身黑色丧服的陈璧 君首先出现;在场的汪政府要人一看,都打了个寒噤,因为 陈璧君的那张寡妇脸,不但难看,而且可怕,凡是接触到她 视线的,都有这样一个感觉,似乎她在指责:”汪先生是死在 你手里的!”
因此,从陈公博以下,一个个戒慎恐惧。当晚移灵到汪 政府大礼堂;预先布置好的停灵位子是横置的东西向,此名 为”如意停”,较之直置的南北向来得合理。但陈璧君一见便 大发雷霆。
“这是谁出的主意?”她大声吼道:”汪先生的遗体自然要 正摆;这像什么样子?重新摆过。”
这”重新摆过”就费事了,因为由横而直所占的空间不 同,灵帏、灵桌都要重新悬挂挪动。忙了个把钟头,陈公博 才能领导行礼,完成”魂兮归来”的迎灵式。
到得第二天中午,重新大殓,组织治丧委员会。陈璧君 又有意见,嫌名称太平凡,改为”哀典委员会”,陈公博是 “委员长”;下设3名”副委员长”:王克敏、周佛海、褚民谊。 但实际上是陈璧君在发号施令;她就住在大礼堂左侧的”朝 房”,整日进进出出,事无大小,无不要过问;而且一开口不 是责备,就是讥讽,以致于人人敬而远之——唯有一个人逃 不掉,就是褚民谊;因为他跟汪家是至亲,”哀典委员会”就 推他当”联络官”,有什么决定,由褚民谊去向陈璧君接头请 示,以致挨骂的机会特别多。因此,汪精卫之死,看起来最 哀泣的不是陈璧君,而是褚民谊。
陈璧君又下令”哀典委员会”,开了一张守夜陪灵人员的 名单,党方”中委”以上,政府”部长”以上,分班轮流,从 黄昏到黎明,一共分做三班。第一班比较轻松;第二班也还 好;第三班就是医院里所说的”大夜班”,从凌晨两点到6点, 时逢隆冬,严寒砭骨;”中委”、”部长”的少壮派都吃不消, 何况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头?但懔于陈璧君的雌威,一个个敢 怒而不敢言。
即令如此,陈璧君还不满意,半夜里都会起来”查勤”, 看到轻声闲谈,立刻双眼一瞪;遇到打瞌睡的,上前一推,大 声叫醒:”起来、起来!”
最不合道理的是,丧家半夜不招待陪夜的人吃点心,还 倒罢了;自己带了食物来果腹,她居然亦会站在那里,冷眼 看人进食。这一来还有谁能下咽?
最倒霉的是丁默邨,他的身体早为酒色掏空了,格外怕 冷;带了床毛毯盖双腿,她毫不客气地上前说道:”汪先生一 生为了国家,死亦不怕;你们只陪了一夜灵,都要讲究舒服; 要舒服,索性不要装模作样了,何不回到公馆里去纳福。”
丁默邨勃然大怒,真想跳起来指着陈璧君的鼻子骂:”汪 先生一生就害在你手里!如果不是你蛮不讲理,一意孤行,汪 先生是读书人,何至于朝秦暮楚,出尔反尔,到头来一事无 成,身死异域,还落个汉奸的名声!”
但看到陈璧君200磅的”福体”,自顾鸡肋不足以当她一 巴掌,只好忍气吞声,挨她一顿训。
在汪精卫未死以前,就私下谈过汪政府的继承人问题。广 东人骂败家子,称为”二世祖”;意思是像秦始皇一样,想传 万世于无穷,结果是老子业,儿子败家,只得二世。所以有 个广东籍的官儿,说了一句隽语:”谁来继承,都是’二世 祖’”。
这个汪政府的”二世祖”,一般来说,都认为理当属诸陈 公博;而且陈璧君又带来了汪精卫的遗命,希望陈公博以 “国府主席”驻华北;周佛海担任”行政院长”,负责京沪一 带的秩序。更使得他无可推诿。但是,陈公博另有想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