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2 / 2)
小矶等于来替汪精卫打了一剂强心针。从”满洲国”成 立以来,日本的军部也好,内阁也好,在这个问题上,从没 有让过步,即使是9月17日的”御前会议”,对于对华谈和 的条件,仍然坚持”满洲国”的”现状不得变更”。可是终于 有”改变的余地”了!纵或小矶的话中暗示”改变的余地”极 其有限,或者需要中国在另一方面作极大的牺牲,以为交换; 但毕竟是一项原则的打破,有了一个起点,就能站住脚,逐 步推进,不难达到恢复原状的终极目标。
因此,汪精卫便有了一段比较能自我鼓舞的《最后之心 情》。他在题记中说:
兆铭来日疗医,已逾八月,连日发热甚剧,六二之龄,或
有不测。念铭一生随 国父奔走革命,不遑宁处;晚年
目睹巨变,自谓操危虑深。今国事演变不可知;东西局
势亦难逆睹,口授此文,并由冰如誉正,交专人妥为保
存,于国事适当时间,或兆铭没后二十年发表。 ↑返回顶部↑
因此,汪精卫便有了一段比较能自我鼓舞的《最后之心 情》。他在题记中说:
兆铭来日疗医,已逾八月,连日发热甚剧,六二之龄,或
有不测。念铭一生随 国父奔走革命,不遑宁处;晚年
目睹巨变,自谓操危虑深。今国事演变不可知;东西局
势亦难逆睹,口授此文,并由冰如誉正,交专人妥为保
存,于国事适当时间,或兆铭没后二十年发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