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正是此番需要的人选,房玄龄前后两次看似谨慎,模棱两可的废话,似乎就有此意。

  让谢逸去,似乎可以!

  这大半年时间,谢逸除了平日里去晋王府任职,大部分时间其实赋闲在家,闭门谢客,相当的低调。尤其是最近两个月,似乎一直待在山里,据说在那里有个别院,已经快乐不思蜀了。

  还真是会躲清闲,这怎么能行?哼!

  李世民觉得得给他找点事情,毕竟先前有点亏待了谢逸,所有封赏是有原因的,不过现在,倒是可以考虑……

  至于谢逸最近的行事,在李世民看来并非畏惧和躲避,他认为以谢逸的能耐,去河东肯定可以把事情搞清楚,至于挟私报复,应该是不敢的。尤其是报复的对象是两位皇子,他没有那个胆量,也不会那么做。

  这一点,李世民很有把握!

  至于谢逸会不会领命,李世民同样不担心,谢逸不会,也不能抗旨,似乎是当前最为合适的人选。

  当李世民提出这个人选的时候,承庆殿里的大臣们都没有出声,也算是默认了。

  其中房玄龄肯定是乐见其成,毕竟这是他推荐的人选,岑文本也许不恨赞成,但他知道反对没什么意义,长孙无忌则仍旧是不开口。

  轮到魏征的时候,只听他道:“谢学士才能出众,肯定能做好此事,但他资历尚浅,职爵不高,恐怕不足以震慑河东上下,陛下是否考虑给他加点权威?”

  “玄成,你所谓的权威指什么?”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出声追问。

  魏征沉声道:“陛下,可否考虑派一位皇子或亲王为主,与谢逸一道前往河东,皇室贵胄代表陛下您,河东上下无论官员还是世家豪强必然俯首听命,谢学士行事也能容易些,不知陛下以为然否?”

  第二六二章 河东行

  魏征的建议有些道理,河东世家豪强不少,若无位高权重之人恐怕难以震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