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3 / 3)
人类在惨绝人寰的苦难中,所进行的悲惨壮烈的苦斗本身就是史诗。
我不记得历史上还有哪一次比西路军两万一千八百人的奋战更为悲壮的了。
过去萦绕在我心头的一切,与其说激动我的感情,毋宁说激动着我的想象:
往日的战地还能辨认吗?那些失去音讯的战友在哪里?他们是怎样生活的?我们相见之后该是多么激动啊?都已经老了。四十七年,在人生来说,时间是太长了。我从我的满头白发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来,他们如果活着,该是儿孙满堂了!但是,在我眼前出现的仍是他们四十七年前的风貌。
去年,我在北京开政协会议的时候,碰到了红西路军的许多战友,历数那些已经不在人世的同志,真叫人黯然神伤。
使我吃惊的是,他们说于薇还活着,还说曾给我和她弟弟于刚写过一张纸条,那是在西宁街头见到马元海之后写的,但这张纸条却始终未能找到。
据说吴永康部长和安宝山团长已经牺牲。这本来是预料中的事,在那种情况下身受重伤是无法突围的。死去的确比被俘好,不然,他们是很难度过十年浩劫的!张琴秋同志就是例子。 ↑返回顶部↑
我不记得历史上还有哪一次比西路军两万一千八百人的奋战更为悲壮的了。
过去萦绕在我心头的一切,与其说激动我的感情,毋宁说激动着我的想象:
往日的战地还能辨认吗?那些失去音讯的战友在哪里?他们是怎样生活的?我们相见之后该是多么激动啊?都已经老了。四十七年,在人生来说,时间是太长了。我从我的满头白发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来,他们如果活着,该是儿孙满堂了!但是,在我眼前出现的仍是他们四十七年前的风貌。
去年,我在北京开政协会议的时候,碰到了红西路军的许多战友,历数那些已经不在人世的同志,真叫人黯然神伤。
使我吃惊的是,他们说于薇还活着,还说曾给我和她弟弟于刚写过一张纸条,那是在西宁街头见到马元海之后写的,但这张纸条却始终未能找到。
据说吴永康部长和安宝山团长已经牺牲。这本来是预料中的事,在那种情况下身受重伤是无法突围的。死去的确比被俘好,不然,他们是很难度过十年浩劫的!张琴秋同志就是例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