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1 / 2)
现在,盗马帮营地里,他们三人中只有于家林有指挥能力和权力,他有军事经验,有文化素养,而且还有一支短枪,这是田世昌给他的。
他知道盗马帮还在牧民中存有十一匹从山丹军马场劫来的马匹,这些都是财富,但他找不到前进的目标。
三个人中,只有万中元的目标明确而且坚定不移。
万中元提议,他们把十一匹马变卖,换成三峰骆驼和生活资料,去探楼兰。
于家林和田世荣坚决反对。这对他们来说,探察楼兰遗址,就等于送给老农一部名人手稿,还不如一把烟叶来得实惠。
学究气有时表现得最不学究,万中元对他们的特点做了细致地分析:
田世荣是穆斯林,曾跟随田世昌在中苏边界伊犁河流域购买名马,熟悉地理又会多种民族语言,堪作向导;于家林可以做他的助手。他只要能说动于家林,探古楼兰的行动就可以定了。这位学究懂得,“秘密”就像一个薄纱蒙面的少女,她的魅力是无穷的。于是,他用西域的举世无双的神秘色彩诱惑于家林就范。
他说,他去古楼兰,是决心揭开这个王国的消失之谜,写出一部举世震惊的《古楼兰考》。他建议于家林,从战争角度写一部从楼兰兴亡看人类战争;从远古时代写到红军西路军的失败……“你为什么不写一部奇书留给人类?你记住我这句名言吧:要写奇书,先做奇人!”
在牧人的石壁小屋中,万中元用他对西域的了解与迷恋,说服他的伙伴们。他发现于家林已经动心了。
他说:
“考古学家就是依据实物和史料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探讨历史的发展规律,你于家林是军人,参加过多年战争,你应该去考察古代战争,不是写孙子兵法,而是写一部《战争探源》,考察人类为什么会有战争?人人恨战争,为什么还要参加战争?……你能说说清楚,就是一大功绩,这就是和古楼兰一样神秘的课题!”
“我考察战争,也用不着去楼兰。”
“考察楼兰,肯定有利于考察战争。那种到楼兰去寻找古物的考古家,是缺了一条腿的考古家。楼兰在战争中生,在战争中灭。人人讨厌战争,人人离不开战争,自古皆然……”
万中元的怪论,在于家林听来,颇有新鲜感。未被认识的真理,最初也往往被视为怪论。
“最早提到楼兰的大概是出使西域的张骞,可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寻找被匈奴击败了的大月氏人,结成军事联盟,以便从东西夹击匈奴。他对楼兰没有兴趣。
↑返回顶部↑
他知道盗马帮还在牧民中存有十一匹从山丹军马场劫来的马匹,这些都是财富,但他找不到前进的目标。
三个人中,只有万中元的目标明确而且坚定不移。
万中元提议,他们把十一匹马变卖,换成三峰骆驼和生活资料,去探楼兰。
于家林和田世荣坚决反对。这对他们来说,探察楼兰遗址,就等于送给老农一部名人手稿,还不如一把烟叶来得实惠。
学究气有时表现得最不学究,万中元对他们的特点做了细致地分析:
田世荣是穆斯林,曾跟随田世昌在中苏边界伊犁河流域购买名马,熟悉地理又会多种民族语言,堪作向导;于家林可以做他的助手。他只要能说动于家林,探古楼兰的行动就可以定了。这位学究懂得,“秘密”就像一个薄纱蒙面的少女,她的魅力是无穷的。于是,他用西域的举世无双的神秘色彩诱惑于家林就范。
他说,他去古楼兰,是决心揭开这个王国的消失之谜,写出一部举世震惊的《古楼兰考》。他建议于家林,从战争角度写一部从楼兰兴亡看人类战争;从远古时代写到红军西路军的失败……“你为什么不写一部奇书留给人类?你记住我这句名言吧:要写奇书,先做奇人!”
在牧人的石壁小屋中,万中元用他对西域的了解与迷恋,说服他的伙伴们。他发现于家林已经动心了。
他说:
“考古学家就是依据实物和史料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探讨历史的发展规律,你于家林是军人,参加过多年战争,你应该去考察古代战争,不是写孙子兵法,而是写一部《战争探源》,考察人类为什么会有战争?人人恨战争,为什么还要参加战争?……你能说说清楚,就是一大功绩,这就是和古楼兰一样神秘的课题!”
“我考察战争,也用不着去楼兰。”
“考察楼兰,肯定有利于考察战争。那种到楼兰去寻找古物的考古家,是缺了一条腿的考古家。楼兰在战争中生,在战争中灭。人人讨厌战争,人人离不开战争,自古皆然……”
万中元的怪论,在于家林听来,颇有新鲜感。未被认识的真理,最初也往往被视为怪论。
“最早提到楼兰的大概是出使西域的张骞,可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寻找被匈奴击败了的大月氏人,结成军事联盟,以便从东西夹击匈奴。他对楼兰没有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