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东乡帮占了河州,失去了统一指挥,内部又闹纠纷,彼此不服,纪律更坏,酿成自相残杀。

  “同治八年(1869年),左宗棠率领湘军入甘肃剿抚。总兵傅先宗、徐文秀等从临洮渡河,直逼河州,东乡帮各头目大为恐慌,只好恳请马占鳌出面维持局面。

  “马占鳌说:‘既然要我管辖,就得听我号令,你们要纳经发誓。’

  “纳经,就是捧着《古兰经》!众头领一概遵从,马占鳌就回到太子寺主持大局,制定计划。

  “后来,互有胜负,傅先宗、徐文秀都被打死,四十营湘军全部溃败,回军大胜。湘军后退三甲集,马占鳌进驻马里庄。

  “马占鳌用‘黑虎掏心’的战术取得了大胜。头目们都以为打了胜仗,一定要继续发动进攻,可是马占鳌却忽然提出了投降的问题,大伙都很吃惊。”

  “为什么打了胜仗反而要投降?”杜丽珍大惑不解。

  “这正是马占鳌的远见。他能从一时的胜利中看到未来的失败,就像你们西路军一样,即使再打几个胜仗,也还是要败。”

  “为什么?”

  “你听那时的马占鳌怎么说,他说:陕西的白彦虎失败了;宁夏的马化龙也失败了;陕西已告肃清;甘肃也大部平定;只剩下我的河州和西宁两个地方。就像全城都失守了,还剩下两间房屋还在打。屋里的人越拚越少,屋外的敌人越聚越多,屋里的人败是定局,只是早晚的事。与其打败而降,不如乘胜而降。他说,我们两个小县和整个大清王朝作对是不能取胜的,乘胜投降是吃敬酒,失败投降是吃罚酒。过去抵抗大清的罪责,由我一人担承;清廷一定少办善后,宽待大家。若是战败而降,已先战死许多无辜,而后反再严办,又死许多人。知胜不知败,早晚都得惨死,落个霸王自刎乌江……我马占鳌反而对不住大伙!”

  “这个道理我要仔细想想才明白。”杜丽珍说,“打了胜仗投降,不是很容易理解的。”

  “马占鳌讲的已经很明白了,只是你入世不深,不容易想透就是了。为了取信左宗棠,不使他起疑心,各首领派出自己的儿子去作人质,表示投降诚意。马占鳌的长子马七五,花寺马永瑞的长子马如蛟,洪门马万有的长子马福才,带着投降禀帖到安定城去见左宗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