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民间的议论,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在官场上,反而是另外一番风景。

  金水县县令的文书,自然在呈送的时候,便引起了其他各县的关注。至于内容,金水县令早就向阳安郡的另外两个县令通传了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也让其他各县知道了情况。

  罗彦的举动,无非是无声的反驳,你说不行,我偏要继续做下去。你的文书,我压根不管。

  可是,还有另外一重意思,那就是,这位新来的刺史,为人有些软弱。须知若是遇到强势一点的刺史,看到那金水县令的文书,绝对会专门下发谕令,申斥其人。

  但罗彦仅仅是将文书压下,再也没有其他的表示。那就说明,目前的这位刺史,说白了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与他们这些县令交手。

  对于诸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既然刚来都没有什么手段,往后也就不用想能从他们身上割肉了。混迹官场到县令的层次,哪里有什么善于的人物。

  殊不知,他们这样的想法,正好步入了罗彦已经设计好的彀中。

  所以,到最后不论百姓和商贾们怎样评论,都为罗彦起了一个很是特别的名字,唤作:“不务正业的刺史。”

  第393章 大风起兮益州城

  三月为期,这不仅仅是罗彦给士子们定下的期限,同时也是他给自己定下的期限。

  转眼间就到了秋收的时间。就在农时到了时候,杨瑞匆匆自蒙阳赶来。

  “如今沲江的工程不日就可以竣工,不知刺史什么时候有暇,也好正式竣工。”杨瑞回来之后才知道,金水县的县令闹出了不少的幺蛾子。若是没有见识过罗彦的厉害,他倒是可以为这金水县令说几句好话。

  可罗彦显然不是什么善人,虽然不知道一直引而不是什么意思。但正因为这样,杨瑞知道罗彦图谋甚大。

  九陇县,作为此次开凿河流的主要受益地区,也是此番兴修水利的终点,百姓多年来深受灌溉之苦。自从三月前刺史府出谕令,征民夫的时候九陇乡民便踊跃参与。

  这不,当宽阔的河道彻底从沲江引来清水,挂着红绸的闸板外,围拢着的百姓欢腾不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