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倒是把长孙无忌给惹笑了,能不怕影射李世民是昏君的,也就罗彦敢这么做了吧。“陛下自然不同刘邦,只是罗彦也说的确实有道理。”

  点点头,李世民说道:“找你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国公他不要,食邑他也不要,但是不能不封赏吧。可是赏的少了,也会惹人诟病,这个罗彦,可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啊。”

  “久闻罗彦自幼孤身,但是被其义兄资助,方才能读书至长安赴考。不若,封罗彦为开国县公,加其食邑。然后封其义兄为开国县男,食邑照例,以旌其仁义。如此以来,也能让朝臣无话可说。”

  长孙无忌的这一招确实可以称得上高明。大家这么拼命,不就是为了博个功名,封妻荫子么。如今罗彦孤身一人,这封妻荫子自然是一句空话,但是罗彦的关系网里头,正好就有这么一位义兄,而且人家做的这个事情,也确实值得赞扬。

  这么以来,虽然两人的食邑这些加起来确实没有一个国公那么多,但是能够把功劳的封赏转嫁给别人,这本来就是一份非常宽厚的封赏,所以这样以来,却是不仅能够堵住所有人的嘴,而且还把罗彦给紧紧拉拢住了。

  次日,李世民就专门为罗彦的封赏下了一道圣旨。封罗彦为庐江县公,食邑五百户,仍授著作郎。有庐州冯常,多有义名,特加封为舒城县男,食邑五十户。

  封赏一出,朝野震动。罗彦是谁大家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冯常是谁,大家就犯嘀咕了。有心人仔细查询,这才知道庐州冯常,就是罗彦的义兄。这下子简直热闹透了,李世民把封赏转嫁给亲属,这是开了先例,所有人都心里热乎乎的,为了家人,也要好好为大唐出力,君不见,庐州冯常,就因为罗彦的关系,就平白得了一个男爵。

  第114章 居然成了孩子王

  罗彦在一片羡慕中坦然接受了李世民的封赏。开国县公按照现有的勋爵制度,排在第五等,而国公也不过是排在第三等。这样以来,就算是有人觉得同时受封,也不会觉得没有面子。相反,罗彦没有战功,和李世民没有姻亲,食邑又加的多,反而没有让人觉得突兀。

  真要是把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封成国公,然后还给个从五品的官,堪堪有上早朝的资格。到早朝的时候,你让这些品级低没爵位的官员们往哪里站,那些和他一样的爵位却站在文武百官前列的同僚们又怎么想。到时候除了外放之外,就没别的路可以走了。

  原本以为罗彦的官职就这样定下来了,怎么说也要在秘书监好好呆上几年,然后凭借着李世民的看重,直接升到各部当个郎官。

  谁料不出半个月,李世民就闹出了大动静。

  把原本的弘文殿腾出来,倒腾进去二十多万卷书籍,设立弘文馆。随后把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这些文学之士,全都拉过来在本官的基础上,兼职弘文馆学士。这些人每天轮流值守,李世民有空就会过来跟他们谈古论今。

  不过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弘文馆,也设立了学堂,专门教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

  这也是李世民被逼急了没办法。李世民和世家的关系,其实就算是李世民当了皇帝,但是也就仅仅是比较缓和。李世民手底下有一大帮子寒门出生的幕僚和武将,这些人现在基本上都占据着朝堂高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