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两部影片的上映引起了英、法两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找中国讨回公道,一定要教训一下这个蛮不讲理的落后国家。

  然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全面开战。

  有一句话这样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但我觉得它还有下半部分,那就是:有了共同的利益,宿敌也能交朋友。

  二次鸦片战争已经做出了铁证,因为参与侵略的国家除了英法之外,还有美国和沙俄,而且这四国更是联合成为一个侵华联盟。英法和沙俄刚刚打完架,不管胜负,干架的双方不可能那么快言归于好,可惜利益当前,昨天才相互揍得鼻青脸肿的双方今天就手拉手,一起跑来中国合作抢劫,这样的脸皮是深不可测的。

  1857年12月,英法两国在两部大片所营造的浓重反华呼声的局势下集结了5000多人的侵略军来到中国海域,准备全力进攻广州。当然开战前侵华联军还是先给清朝通通气,给叶名琛总督发了函,大概就是说之前亚罗号的马神父的事情使他们很愤怒,要求赔偿损失,限期10天之内答复。

  28日上午,英法联军在最后通牒无效后开始进攻广州,政府军猝不及防,广州被攻陷,叶总督被俘虏,广州巡抚柏贵和广州将军穆克德纳马上投降。

  随后,柏贵在侵华联军的控制下官复原职,但是已经成为他们的提线木偶,任由入侵联军操纵。虽然可耻,但柏贵在广州也拿了个第一,成为了近代第一个中国傀儡政权的傀儡官员。

  控制了广州之后,侵华联军在1858年4月到达天津的大沽口外,目的很明显嘛,队伍集结,部署一下战略就打到北京去了。清政府马上派出直隶总督谭廷襄到大沽和他们谈判。

  可是英法阵营这个时候根本不想谈判,因为他们知道这时候谈出来的条件是远远不能撑饱肚子了,他们还要继续打,打到清政府害怕、贴服为止。

  为此,英法代表借故说清政府派出来的谭廷襄根本没资格和他们谈判,他们统统表示不和这些芝麻绿豆官浪费口水,我四个国家几千人马大老远跑来中国你们清政府想随便找个菜鸟来忽悠一下算了?没门!我们不谈!

  英法两国忙着红脸生气,谭廷襄不知所措,这时候俄国和美国出来唱白脸了,他们俩一起出来当“和事佬”,两边装着说好话,结果却一把迷惑了清政府,使英法部队在5月20日偷袭了天津大沽炮台得逞,大部队一举抵达天津城下,嚷嚷着要打北京了。

  此时的京城,天津兵败消息传来,朝廷乱作一团,咸丰皇帝马上派出大学时桂良和吏部尚书花沙纳马上出差到天津和洋人议和。

  无奈,中国与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当时桂良和花沙纳是被委以此次和谈的全权代理,是以四国不打北京为前提为目的的和谈,所以他们俩也不敢多说,几乎全部答应了四个国家的无理要求。

  《天津条约》令营口、烟台、台湾、淡水、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地的口岸对外开放,外国商船可以自由航行于长江的各个口岸,外国人也能随意来中国境内旅游、传教和做生意。英法两国还能在北京安排公使上班。当然,英法俄美的士兵在中国打仗有损失,中国政府也要赔钱,一共赔给了联军600万量白银。

  除此之外,条约的批准书一年以后在北京互换(疑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