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2 / 2)
1月20日,英军总司令副手查理单方面公布了《穿鼻草约》,里面的内容大概就是割让香港,赔偿销毁**的损失600万元,恢复广州通商等等,琦善没有在草约上签字,但英军却拿着这没有没有签字的合同强行霸占了香港。
第一回合到此结束,清朝先负一场。
☆、第70章 反抗无效 再负Round2
第一回合的失利和清朝的妥协政策激起了民愤,特别是广东地区的热血青年们特别义愤填膺,纷纷集会要求“痛剿”英军,收复香港。
朝廷内许多有正义感的大臣也纷纷弹劾琦善,呼吁重新启用林则徐和英国打仗。
1841年1月27日,在京城没有其他威胁的情况下,道光皇帝终于在自己额头上写了个勇字,朱笔一挥,下令对英国开战。派出皇侄奕山为将军率军17000人奔赴广东作战。
可惜英军的似乎早就收到了风声,查理了解从京城出兵到广东需要一段时间,马上先下手为强,率兵进攻水师提督关天培镇守的虎门炮台,军情告急,但近在广州的琦善居然拒绝增援,导致关天培与守军400多人在与英军作战过程中全部牺牲,英军舰队马上驶入省河,广州岌岌可危。
此时京城的大部队也到了广州城,急功近利的奕山估计也是一个吃干饭的货,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打算去偷袭英军,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被英军反攻,把奕山部队包围在广州城里面并轮番炮火轰炸。
这下奕山可吓坏了,他可是皇亲国戚啊,荣华富贵还没享受到头,哪能那么快死掉?他心一横,马上在广州城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
遗憾的是,这面旗子是白色的。随后他派出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向英军乞降。
1841年5月27日,奕山和英军签订了更加屈辱的《广州和约》,和约规定清军在6天内撤出广州城外,同时要缴纳600万元的“赎城费”,赔偿英国商馆的损失30万元。英军也答应在收完全款后归还炮台,退出虎门。
然后,清政府批准了《广州条约》。
有没有搞错?道光皇帝不是在群情汹涌的百姓和大臣的鼓励下出兵打击英国侵略军吗?为什么仗打了还没有半年又输了一回合,不仅损兵折将还又要赔钱给英国?英军不是已经没有威胁到北京了吗?清政府依然那么软弱?道光的额头勇字不是在发亮吗?
这些疑问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道光皇帝所了解到的第二回合战争情况根本不是这样。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批“说话天下无敌,打仗无能为力”的群体,而第二回合代表中方出战的选手奕山偏偏就是这个群体之中的佼佼者,他居然可以把自己被英军打得屁滚尿流升白旗的结局向道光皇帝报告成在自己的英明统领之下大胜英军。 ↑返回顶部↑
第一回合到此结束,清朝先负一场。
☆、第70章 反抗无效 再负Round2
第一回合的失利和清朝的妥协政策激起了民愤,特别是广东地区的热血青年们特别义愤填膺,纷纷集会要求“痛剿”英军,收复香港。
朝廷内许多有正义感的大臣也纷纷弹劾琦善,呼吁重新启用林则徐和英国打仗。
1841年1月27日,在京城没有其他威胁的情况下,道光皇帝终于在自己额头上写了个勇字,朱笔一挥,下令对英国开战。派出皇侄奕山为将军率军17000人奔赴广东作战。
可惜英军的似乎早就收到了风声,查理了解从京城出兵到广东需要一段时间,马上先下手为强,率兵进攻水师提督关天培镇守的虎门炮台,军情告急,但近在广州的琦善居然拒绝增援,导致关天培与守军400多人在与英军作战过程中全部牺牲,英军舰队马上驶入省河,广州岌岌可危。
此时京城的大部队也到了广州城,急功近利的奕山估计也是一个吃干饭的货,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打算去偷袭英军,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被英军反攻,把奕山部队包围在广州城里面并轮番炮火轰炸。
这下奕山可吓坏了,他可是皇亲国戚啊,荣华富贵还没享受到头,哪能那么快死掉?他心一横,马上在广州城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
遗憾的是,这面旗子是白色的。随后他派出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向英军乞降。
1841年5月27日,奕山和英军签订了更加屈辱的《广州和约》,和约规定清军在6天内撤出广州城外,同时要缴纳600万元的“赎城费”,赔偿英国商馆的损失30万元。英军也答应在收完全款后归还炮台,退出虎门。
然后,清政府批准了《广州条约》。
有没有搞错?道光皇帝不是在群情汹涌的百姓和大臣的鼓励下出兵打击英国侵略军吗?为什么仗打了还没有半年又输了一回合,不仅损兵折将还又要赔钱给英国?英军不是已经没有威胁到北京了吗?清政府依然那么软弱?道光的额头勇字不是在发亮吗?
这些疑问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道光皇帝所了解到的第二回合战争情况根本不是这样。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批“说话天下无敌,打仗无能为力”的群体,而第二回合代表中方出战的选手奕山偏偏就是这个群体之中的佼佼者,他居然可以把自己被英军打得屁滚尿流升白旗的结局向道光皇帝报告成在自己的英明统领之下大胜英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