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人认真听过之后,才察觉出《敢问路在何方》其中的一丝沧桑至极,却历久弥新的韵味来!一时间,上海滩众人皆醉!

  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大闹天宫》半红不火的上映一个月后,红遍上海滩!

  *******************

  丁默邨掌管的七十六号未能按时拿下一个有影响力的报刊,并令其倒戈。便算是把事情给办砸了。而且,《文汇报》不正常的停刊内幕,上海滩的新闻界都基本上知道了,更引起其他报刊的警惕与愤怒。

  原本还有些克制的报纸,例如CC的《中美日报》、宋子文的《大美晚报》以及《申报》、《新闻报》等,无不对汪精卫和丁默邨等破口大骂,尽情抨击。在这十里洋场内,汪精卫的汉奸傀儡之名,一时臭名远扬。

  而骂的最狠的,当然是被汪精卫给背叛了的老蒋下属的CC一系的《中美日报》和宋子文的《大美晚报》。到了这个时候,便不是要将某个报纸拿下的问题了。而是已经撕破脸皮,短兵相接了。

  所以,还在汪精卫犹豫不决的时候,南造云子便明令丁默邨,伺机砸掉《中美日报》和《大美晚报》!一来,砸掉对日本人不利的喉舌,二来,以此逼迫优柔寡断的汪精卫与蒋介石一系彻底决裂!

  ******************

  于此,便需提一下汪精卫。汪精卫的真名是汪兆铭,一八八三年,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所以,史称汪精卫。然而,汪精卫此人并没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坚韧。

  汪精卫父亲汪瑎是个不得志的读书人,年轻时先后在广东三水、曲江、英德等县做过幕僚,但薪俸不高,对外却要保持着仕宦人家的体面,生活清苦。汪精卫十三、四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只得跟同父异母的长兄汪兆镛生活。衣食用度都有赖于汪兆镛供给。

  与那个年代很多传统的中国家庭相似,汪家也是数代同堂,兄弟姐妹混居一处的大家族。而这种大家族中,除了一致对外的时候,大多都是明争暗斗不断的。汪精卫和其长兄这一支,由于父亲早逝,并不受重视。所以,汪精卫和其长兄长嫂并没有少受同族人的闲气!

  这样的日子过起来自然是闹心不已,不得欢愉,年少的汪精卫又反抗不得,便只能闷头读书。久而久之,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虽欲求自立,却以妥协避让为先的处事风格和个性。

  而汪精卫也并非没有热血的时候。一九一零年,他和黄复生等在北京,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却最终失败!

  在狱中,原本准备以身殉国,赋诗曰——“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