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1 / 2)
齐国临淄,乃是齐国的治所所在,由于是治所,因此有不少府兵镇守。府兵与正规作战兵马不同,他们只是负责维持城池治安。
不过临淄作为古齐国的国都,规模甚大,在加上与兖州泰山相对,其城中府兵倒也有两千人马。
齐国黄巾军大肆兴起,一时间裹挟百姓数万,兵马近万,准备进攻齐国治所临淄。
临淄城中,一文士立于城头,不断指挥着城中兵马进行守城。此人倒也颇懂得军士,一时间将黄巾兵马给挡住了。
指挥黄巾兵马的乃是一员小将,名叫李秀成,此人乃是齐国百姓。母亲病重却喝了术士所赐的符水而好,便被黄巾蛊惑,加入黄巾之中。由于其武艺高强,很快便得到洪秀全的器重,指挥起数千兵马。
城头上那文士名叫杜如晦,乃是不久前乱入出世的人才,经过考核担任齐国郡守。
杜如晦看着城下疯狂的黄巾兵马,不由得眉头紧锁:“我早料到黄巾复起,只可惜向刺史上书时,兵马已经准备出征,
我虽有所准备,但人手不足,但青州已无兵可用,眼下这黄巾之乱,有谁能平?恐怕只得派人向冀州求援。况且临淄乃是齐国门户,赵匡胤有突袭青州之意,青州黄巾必须尽快剿灭,否则如此混乱,如何地方赵匡胤?”
第908章 齐鲁猛士
杜如晦看着城下如潮蚁般进攻的黄巾兵,面色阴沉,心情甚是沉重。
由于蝗灾的缘故,黄巾再次兴起,但这城下的黄巾军说到底还是大汉的百姓。真正的黄巾匪寇其实不过几千人,这些百姓都是被黄巾军的那一套所蛊惑。相互攻伐之间,死的可都是青州百姓啊。
杜如晦身为唐朝明相,心中犹如明镜一般,他心知城下这些黄巾军,被蛊惑程度尚且不深,只要兵败,还能重归于民。但随着黄巾军的兴起,原本被蛊惑,被裹挟的百姓跟着黄巾一起掠夺,一起屠杀,其人性的弱点也就逐渐爆发出来。
原本老实巴交的百姓,在跟着黄巾一起屠杀,抢夺,强抢民女之后,尝到了不劳而获的好处,便沉醉在杀戮,权利,欲望之中,时间一长,便会成为掠夺的匪寇,成为残忍的恶魔。
这也是天下大乱,一个个起义军为何能够迅速兴起,击败,摧毁强大政权的原因。
这些起义军除了极少数军纪严明者,刚开始兴盛的时候,大多跟黄巾的行为无异。但随着实力的增强,他们又逐渐制定出规矩,约束兵马,优胜劣汰,得民心者得天下。
↑返回顶部↑
不过临淄作为古齐国的国都,规模甚大,在加上与兖州泰山相对,其城中府兵倒也有两千人马。
齐国黄巾军大肆兴起,一时间裹挟百姓数万,兵马近万,准备进攻齐国治所临淄。
临淄城中,一文士立于城头,不断指挥着城中兵马进行守城。此人倒也颇懂得军士,一时间将黄巾兵马给挡住了。
指挥黄巾兵马的乃是一员小将,名叫李秀成,此人乃是齐国百姓。母亲病重却喝了术士所赐的符水而好,便被黄巾蛊惑,加入黄巾之中。由于其武艺高强,很快便得到洪秀全的器重,指挥起数千兵马。
城头上那文士名叫杜如晦,乃是不久前乱入出世的人才,经过考核担任齐国郡守。
杜如晦看着城下疯狂的黄巾兵马,不由得眉头紧锁:“我早料到黄巾复起,只可惜向刺史上书时,兵马已经准备出征,
我虽有所准备,但人手不足,但青州已无兵可用,眼下这黄巾之乱,有谁能平?恐怕只得派人向冀州求援。况且临淄乃是齐国门户,赵匡胤有突袭青州之意,青州黄巾必须尽快剿灭,否则如此混乱,如何地方赵匡胤?”
第908章 齐鲁猛士
杜如晦看着城下如潮蚁般进攻的黄巾兵,面色阴沉,心情甚是沉重。
由于蝗灾的缘故,黄巾再次兴起,但这城下的黄巾军说到底还是大汉的百姓。真正的黄巾匪寇其实不过几千人,这些百姓都是被黄巾军的那一套所蛊惑。相互攻伐之间,死的可都是青州百姓啊。
杜如晦身为唐朝明相,心中犹如明镜一般,他心知城下这些黄巾军,被蛊惑程度尚且不深,只要兵败,还能重归于民。但随着黄巾军的兴起,原本被蛊惑,被裹挟的百姓跟着黄巾一起掠夺,一起屠杀,其人性的弱点也就逐渐爆发出来。
原本老实巴交的百姓,在跟着黄巾一起屠杀,抢夺,强抢民女之后,尝到了不劳而获的好处,便沉醉在杀戮,权利,欲望之中,时间一长,便会成为掠夺的匪寇,成为残忍的恶魔。
这也是天下大乱,一个个起义军为何能够迅速兴起,击败,摧毁强大政权的原因。
这些起义军除了极少数军纪严明者,刚开始兴盛的时候,大多跟黄巾的行为无异。但随着实力的增强,他们又逐渐制定出规矩,约束兵马,优胜劣汰,得民心者得天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