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仍旧与刚开始兴起时一样继续屠杀,掠夺,肯定是最先灭亡的一批。如隋末的朱粲,明末的张献忠等人。

  杜如晦深知黄巾匪寇之患必须要尽快解决,否则时间一长,百姓便彻底了丧失了人性。其二,济南,齐国,乐安三郡百姓本就不多,人口不过三十余万,随着黄巾的兴盛,在杀戮中,人口就会越来越少。

  而且据他分析,赵匡胤也有进攻青州之意,青州内地黄巾肆虐,若赵匡胤在来,那就真的是回天乏力了。

  “故步自守,只能让伤亡越来越大,眼下黄巾兵马还是百姓组成,只有少数当年的黄巾余孽。我可在城内号召青壮勇士,率兵杀出,如此定可大胜。”

  杜如晦并没有被人数众多的黄巾军所吓到,反而是冷静的分析局势。

  黄巾人数虽多,但大多都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齐国临淄为齐国的治所所在,城内有府兵两千。这些兵马虽然平日里只是担任守城,驻防,缉捕等工作,但训练并不少。

  只是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比不得青州编制内的百战精锐。但是只要有组织,有秩序的组织兵马战斗,击败黄巾一次,黄巾便会畏惧,并且在战斗中士兵也会成长。到时候在联合济南,乐安两地的守军,一起进攻黄巾,声势浩大的黄巾叛乱,其实能很快就能平息。

  如今已是将近天黑,城下黄巾兵马不过百姓组织尚不熟悉战斗,长时间攻打不下临淄,便泄了士气,黄巾主将见此情况,便下令退兵休息,明日再行进攻。

  杜如晦见此情况,连忙将城上的大半兵马召集下来,只留少数人马守城,随后又命人在城内召集青壮。没过多久,便聚集一千青壮之士,加上一千多府兵,足有两千多人。

  杜如晦将他们召集到城内校场,站在高处向这些青壮说话。

  “齐国的百姓们,如今咱们的生活刚刚安定下来,虽然今年爆发了蝗灾,但刺史府那边,也下放粮草赈济灾民。虽然说吃的不饱,但也不至于饿死。等到夏季来临,又可以种植玉米,红薯,到时候咱们还是能过上安乐的生活。

  可是当年的黄巾匪寇,借着这次的机会,又用符水那一套骗人的把戏,愚弄百姓,导致如今黄巾复起,百姓再次民不聊生。咱们若是任由其发展下去,别说填饱肚子,只怕是性命不保啊。”

  黄巾的发展在村庄一带,比较大的城池,百姓没有受到黄巾的蛊惑。况且这城中青壮,大多是二三十岁,经历过光和六年的黄巾叛乱,当时他们还是孩子,许多人的父母,兄弟姐妹,丧生在黄巾叛乱之下。

  听了杜如晦的话,这些青壮皆义愤填膺,捶胸顿足,恼怒黄巾匪寇坏了他们安乐的生活。

  杜如晦身为郡守,虽然在任没有多久,但平日却甚的民心,今日他以一介书生之躯,亲临城头指挥战斗,击退了黄巾的一次进攻,眼下他们都把杜如晦当成了主心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