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考勒斯据此推论,“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当年我外曾祖父为何如此判决的真实原因了:玛塔·哈丽之所以‘有罪’,全拜她被捕后的主审法官埃尔·布沙尔顿所赐”。

  于是玛塔·哈丽曾经为法国方面贡献众多德军情报的事实被刻意忽略,一纸判决令将她推上了刑场,一来为众多阵亡法军士兵报了“国仇”,二来也为法官布沙尔顿报了对女人的“家恨”!

  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玛塔·哈丽是德国间谍,或者是法国间谍,或者是双重间谍。玛塔·哈丽违背了间谍活动的基本原则:她太粗心和天真了,居然认为她习惯跟男人上床的行为不会惊动告密者,以致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七、间谍乎?替罪羊乎?(2)

  根据资料显示,1916年,玛塔·哈丽回到了荷兰中央政府所在地海牙,并在那里开始了间谍活动。她和一个德国外交官上床,外交官向她索要了驻扎在两个关键地段的法军的有关情报。其中一个地段在法国北部索姆河一线,英法联军将在这里发动攻势。这年的7至10月,英法联军果然在这一战线发动了攻势,迫使德国军队后撤,但双方都损失惨重。另一处是法国的凡尔登市,该城已用钢筋水泥工事加固和环绕。作为交换,该外交官给了她大笔的金钱。

  法国人事后宣称,玛塔·哈丽是从法国军队里她的情人们那里得到法军人员部署秘密的。人们认为,在1917年,当玛塔·哈丽去巴黎向一个德国军官传递某些有关法国作战计划的情报之后,在法国官方,她被人出卖了,成为法国的一名战犯。在一次使法国付出惨重代价的战争中,她受到了审判,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并于1917年10月15日由行刑队执行枪决。那么,她传递的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呢?无疑,人们认为是有关凡尔登和索姆河攻势的消息,破坏了英法盟国的这个作战计划。但是,欧洲各国的首都都充满了间谍,在战事发生之前的数月里,对于了解这一情况的德国人来说,索姆河攻势当然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